卧冰求鲤,这一古老民间传说故事出自干宝的《搜神记》。晋代王祥,以其孝行而被广为传颂。在故事中,王祥冬天为继母在冰上捕鱼,以此展现其无微不至的孝心。这个故事后世被奉为孝道的经典案例。2006年12月,卧冰求鲤被列入山东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王祥,字休征,西晋时期的大臣,其孝行与功绩使...
二、出处: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房玄龄等编撰《晋书》亦收录此事,元代郭居敬则将其列入《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也是山东省民间文学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卧冰求鲤”是中国的“二十四孝”之一,而追溯“卧冰求鲤”的发源地,“临沂”这两个字便熠熠生辉起来,这是发生在临沂市兰山区白沙...
卧冰求鲤的典故源自古代文献《搜神记》卷十一,讲述了王祥,字休征,琅邪临沂人,以其至诚的孝心闻名。早年丧亲,继母朱氏对他并不慈爱,时常中伤,导致他在父亲面前失宠,负责家中低贱的劳作。然而,无论何时父母有疾,王祥都衣不解带,亲自侍奉。当继母想吃活鱼时,寒冬时节冰冻河面,王祥毅然脱衣卧冰...
卧冰求鲤 卧冰求鲤是古老的汉族民间传说故事。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讲述晋人王祥冬天为继母在冰上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奉行孝道的经典故事。房玄龄等编撰《晋书》亦收录此事,元代郭居敬则将其列入《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也是山东省民间文学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王祥,晋朝琅琊(今山东临沂)人...
《搜神记》卷十一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