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秦始皇。2、焚书坑儒,是汉语的一则成语,意指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其结构为连动式,在句中作主语、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焚书坑儒,天下学士逃难解散。”(西汉·孔安国《〈尚书〉序》),后人据此典故剪裁“焚书坑儒”一语成为成语。3、成语寓意:秦...
焚书坑儒的典故说的是秦始皇。以下是关于焚书坑儒相关历史典故的详细解释:1. 主人公:焚书坑儒的主人公是秦始皇,他在位期间为了统一思想,对那些反对中央集权制的思想和言论进行了压制。2. 成语含义:焚书坑儒是一则成语,意指焚毁典籍,坑杀书生。这个成语在句子中可以作主语、谓语、定语、宾语,带有贬义。
次年,方士卢生、侯生求仙失败后,私下议论秦始皇,携巨资逃亡。秦始皇得知后大怒,下令搜捕方士,处决460人。焚书坑儒,焚即烧毁,坑即活埋,指焚毁典籍,坑杀书生。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212年分别焚书坑儒。《史记·卷121·儒林列传》记载,秦朝末年,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扶苏曾谏言:“天下...
1. 秦始皇是焚书坑儒典故中的主要人物。2. 成语“焚书坑儒”描述的是焚烧书籍和杀害儒者的行为,它是一个贬义词,常用来比喻对文化的破坏和对知识分子的迫害。这个成语出自西汉学者孔安国的《尚书序》,意在批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传统文化的粗暴镇压。3.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和言论,强...
秦坑儒谷的典故:“坑儒”是秦始皇对不满其“焚书”的方士儒生们采取的制裁措施,然而他还为自己的残忍之举精心设计了一个过程,相传,秦始皇有了坑儒之心后,便派人在骊山脚下的一块谷地种上甜瓜,利用温泉水浇灌,并进行特殊的管理,最终在冬天结出一个个甜瓜来,秦始皇遂将方士儒生带到谷地,并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