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称这个故事为“种桑误国”,从鲁、梁等国的角度看,确实如此;也有人把这个故事叫做“穿丝拓疆”,从齐国的立场看,似乎也找不出比这个更好的题目了。故事虽短,但内涵丰富,值得品味。“种桑误国”给予的是教训,“穿丝拓疆”提供的则是经验,无论经验还是教训,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道理...
梁和鲁,而得利者是齐国,使用此策略的人是管仲。很久以前,有一位皇帝命令大臣们都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这个国家丝价就猛涨。其他小国就纷纷不种粮食种桑树,卖丝赚银子,不亦乐乎。过了几年,这个皇帝又命令大臣们只准穿布衣,并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小国。这样这些小国的人...
典故:“种桑误国”齐恒公时,齐国由于襄公的失政而处于衰败的时期,急需谋求发展和稳定自身,周边 鲁、梁 等国都有一定的威胁。这个前提下 管仲 献策 齐恒公,要求全国上下都着绨料的衣服,而这种面料是鲁、梁的百姓擅长织作的,于是大量从这两个国家高价进口面料,这两个国家看到巨大的利润后,开...
种桑误国的主要内容:“种桑误国”的故事说的是很久以前一个大国的皇帝命令大 臣们都必须穿丝制衣服而自己的国家只准种粮食不准种桑树。 这个国家的的丝价就猛涨。于是其它小国就纷纷种桑养蚕不种 粮食卖丝赚银子不亦乐乎。过了几年这位皇帝又命令大臣 们只准穿布衣并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小国。这样这...
二、种桑误国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因齐襄公的错误政策导致国力大损。为了应对周边鲁、梁等国的威胁,管仲向齐桓公献策,要求全国上下都穿绨料制作的衣服。种桑误国解释:绨,是一种丝绸制品,当时的鲁、梁二国的百姓非常擅长织作。齐国百姓都穿绨料制作的衣服后,对绨料的需求大增,就大量的从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