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种桑误国,典故?

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有人称这个故事...
细说种桑误国,典故?
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
有人称这个故事为“种桑误国”,从鲁、梁等国的角度看,确实如此;也有人把这个故事叫做“穿丝拓疆”,从齐国的立场看,似乎也找不出比这个更好的题目了。故事虽短,但内涵丰富,值得品味。“种桑误国”给予的是教训,“穿丝拓疆”提供的则是经验,无论经验还是教训,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道理。

扩展资料:
种桑误国在经济上道理:
商品的价格与供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一方面是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齐国国王命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扩大了丝绸的需要量;规定了国内准种粮而不准种桑树,实际上又限制了丝绸的供应量。这一扩一限的结果便是蚕丝价格的上涨。
另一方面,价格的变动又调节着生产,最终影响供求关系。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种桑树获利增加,鲁、梁等国看到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体现了价格变动对生产规模的调节。
参考资料来源:
赣州网-霞浦县气象局业务初步设计通过评审,种桑误国
2019-11-20
战国时代,齐国本是一个海边的小国,姜太公初封时地不过方圆百里,而且很多是不适合粮食生长的盐碱地,粮食生产和人口都不多。齐国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东方的超强,与管仲的粮食战略有很大关系。
策一,服帛降鲁梁。鲁国和梁国的老百姓平常织绨,绨是一种丝线做"经",棉线做"纬"织成的纺织品,管仲劝齐桓公穿绨料衣服,并下令大臣们都服绨。上行下效,齐国的老百姓一时间全都穿绨料衣服。齐国绨的价格大涨,管仲还特意对鲁、梁二国的商人说:你们给我贩来绨一千匹,我给你们三百斤金;贩来万匹,给金三千斤。吸引得鲁、梁二国的老百姓都把绨运到齐国卖高价,而获取利润。鲁、梁二国财政收入大涨。这两个国家的国君就要求他们的百姓织绨。一年后,鲁、梁的老百姓几乎全部出动,忙着织绨运绨,从而放弃了农业生产。时机成熟以后,管仲又劝齐桓公改穿帛料衣服,也不让百姓再穿绨,并"闭关,毋与鲁、梁通使",十个月后,"鲁、梁之民饿馁相及",即使两国国君急令百姓返农,也为时已晚,粮食不可能在短期内产出。于是,鲁、梁谷价腾飞,鲁、梁的百姓从齐国买粮每石要花上千钱,而齐国的粮价每石才十钱。三年后,鲁、梁的国君不得不归顺齐国了。2013-03-27
《种桑误国》的小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位皇帝命令大臣们都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这个国家丝价就猛涨。其他小国就纷纷不种粮食种桑树,卖丝赚银子,不亦乐乎。过了几年,这个皇帝又命令大臣们只准穿布衣,并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小国。这样这些小国的人就纷纷饿死。而这位皇帝就轻易获取了这些小国。2013-03-29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2 19:18: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有人称这个故事为“种桑误国”,从鲁、梁等国的角度看,确实如此;也有人把这个故事叫做“穿丝拓疆”,从齐国的立场看,似乎也找不出比这个更好的题目了。故事虽短,但内涵丰富,值得品味。“种桑误国”给予的是教训,“穿丝拓疆”提供的则是经验,无论经验还是教训,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经济学道理...

  •  数码产品科普 种桑误国典故里说的是哪两个国家?

    梁和鲁,而得利者是齐国,使用此策略的人是管仲。很久以前,有一位皇帝命令大臣们都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这个国家丝价就猛涨。其他小国就纷纷不种粮食种桑树,卖丝赚银子,不亦乐乎。过了几年,这个皇帝又命令大臣们只准穿布衣,并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小国。这样这些小国的人...

  •  7度冷空气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发展丝绸,行销他国,待他国效仿发展丝绸,齐国突然改种粮食,他国来借粮时,蒸熟再给

    典故:“种桑误国”齐恒公时,齐国由于襄公的失政而处于衰败的时期,急需谋求发展和稳定自身,周边 鲁、梁 等国都有一定的威胁。这个前提下 管仲 献策 齐恒公,要求全国上下都着绨料的衣服,而这种面料是鲁、梁的百姓擅长织作的,于是大量从这两个国家高价进口面料,这两个国家看到巨大的利润后,开...

  •  yehh656 求一篇古文的名字 好像是战国策上的,我的不确定。。。还请各位不吝赐教,在下感激不尽

    种桑误国的主要内容:“种桑误国”的故事说的是很久以前一个大国的皇帝命令大 臣们都必须穿丝制衣服而自己的国家只准种粮食不准种桑树。 这个国家的的丝价就猛涨。于是其它小国就纷纷种桑养蚕不种 粮食卖丝赚银子不亦乐乎。过了几年这位皇帝又命令大臣 们只准穿布衣并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小国。这样这...

  •  文暄生活科普 中国历史上最强十大阳谋

    4. 种桑误国:齐桓公通过抬高丝绸价格,诱使鲁、梁两国放弃粮食生产,最终导致两国因粮食匮乏而被吞并。5. 两桃杀三士:通过桃子分配的计策,巧妙地除掉了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三人,展现了晏婴的智谋。6. 空城计:诸葛亮用空城计成功吓退了司马懿的大军,展示了高超的军事策略。7. 连环计:周瑜...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