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谢灵运写的,他的原话是,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 古及今共分一斗。意思是,天下的才华共一石(古代计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曹植曹子建占八斗,我占一斗,剩 下的人总共占一斗。这之中有他自夸的成分,也有对曹植才华的肯定和敬佩。
才高八斗的主人公是曹植,曹子建。才高八斗:“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一个比喻。他说:“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便用“才高八斗”形容人文才高超。释义:才,指文才、才华。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斗,器具名。曹...
南朝诗人谢灵运在赞美三国魏诗人曹植时,曾使用“八斗”作为比喻。他说道:“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这一表述后来逐渐演变为“才高八斗”,用以形容人文才出众、才华横溢。“才高八斗”这一成语,其含义是形容人的文才卓越、才华横溢。这里的“才”指的是文才、才...
才高八斗出自《南史谢灵运传》,指的是谢灵运曾说:天下的文学之才总共一石,其中曹子建(曹植)独占了八斗,我的才学占一斗,天下其他人共分一斗。谢灵运的这句才高八斗成了才学出众的代名词。才高八斗形容人的文才高,知识丰富。【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
谢灵运说的“才高八斗”指的就是曹子建,曹植了。曹子建是曹操的三子,曾封为陈王,是三国时期著名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才高八斗典故的延伸 从上述才高八斗的典故由来中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