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汤蹈火典故出处

赴汤蹈火的典故出处是《荀子·议兵》。原文引用:《荀子·议兵》中提到:“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这句话通过比喻说明了以弱攻强、不自量力的行为就如同投入沸水或烈火中一样,必然会遭到毁灭。后来,“赴水火”这一表述逐渐演化为“赴汤蹈火”,用来...
赴汤蹈火典故出处
赴汤蹈火的典故出处是《荀子·议兵》。
原文引用:《荀子·议兵》中提到:“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这句话通过比喻说明了以弱攻强、不自量力的行为就如同投入沸水或烈火中一样,必然会遭到毁灭。后来,“赴水火”这一表述逐渐演化为“赴汤蹈火”,用来形容不顾一切艰难险阻,奋勇向前的精神。
成语含义:赴汤蹈火比喻为某事付出全部的勇气,不留余力地前进,常用于形容人的勇敢和决心。
2025-04-08
球球词典 阅读 24 次 更新于 2025-07-25 23:19:5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东方典故赴汤蹈火该典故从何而来?

    “赴汤蹈火”这一典故源自《东汉·晁错传》。历史背景:汉景帝时期,晁错作为智囊,积极倡导中央集权与重农政策,并非常重视边疆的保卫工作。典故由来:晁错提出,对于那些勇敢作战、坚守不退的将士,应当给予升级与奖赏。他用“赴汤火”来形容将士们应无惧敌人的箭石,勇敢面对如同滚汤烈火般的战场,奋不...

  •  翡希信息咨询 赴汤蹈火典故出处

    赴汤蹈火的典故出处是《荀子·议兵》。原文引用:《荀子·议兵》中提到,“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这句话通过比喻表达了面对艰险困境时,如同投向沸水或奔赴水火一般,毫不畏惧、勇往直前的精神。成语含义:赴汤蹈火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为某事付出全部的勇气...

  • 赴汤蹈火的典故出处是《荀子·议兵》。原文引用:《荀子·议兵》中提到:“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这句话通过比喻说明了以弱攻强、不自量力的行为就如同投入沸水或烈火中一样,必然会遭到毁灭。后来,“赴水火”这一表述逐渐演化为“赴汤蹈火”,用来...

  •  翡希信息咨询 赴汤蹈火是什么意思(赴汤蹈火的典故简短)

    成语来源:该成语出自《荀子.议兵》,在《三国志·刘表传》注引《傅子》中也有相关记载,是韩嵩对刘表所说的话。成语典故:在三国时期,荆州牧刘表希望韩嵩去观察曹操的虚实。韩嵩表示,他作为臣子会不避艰险,即使需要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但他同时也说明,如果朝廷封他官职,他就要听命于天子,不能...

  •  誉祥祥知识 赴汤蹈火典故出处

    赴汤蹈火的典故出处是《荀子·议兵》。该成语用来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意为为某事付出全部的勇气,不留余力地前进。在《荀子·议兵》中,原文是:“以桀诈尧,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挠沸,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这里通过生动的比喻,形容了面对强大的敌人或艰险的处境时,如同投向滚水的石头...

其他典故大全类似问题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