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三十六计下一句是什么

歇后语三十六计下一句是走为上计。“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释义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现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
歇后语三十六计下一句是什么
歇后语三十六计下一句是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释义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现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此语后人赓相沿用,宋代惠洪《冷斋夜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一部集历代兵家诡道之大成的兵书。其总结了以往战争中施计用诈的实践经验,包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时至今日,它已经空破了军事领域,广泛运用干政治、经济、外交,生活等各个领域,成为人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和国内外家喻户晓的著作。《三十六计》已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的例子如下:
1、同时,人们又把王敬则的歪曲之词,形成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三十六策,走为上策”、“三十六着,走为上着”的成语。
2、眼见松江躲不下去,阎瑞生“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其乘夜雇船逃出上海,先跑到青岛,后又到济南,最终在徐州落网。
3、情况紧急,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咱们赶快溜呀!
4、现在情况危急,你最好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5、真正聪明的人,耳听八方,眼观四方,在这种情形没有发生之前,已经抱拳拱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6、职场如战场,学习兵法很重要:老板不动你不动,老板欲动你先动,偷闲得摆空城计,承认错误将计就计,下班不要多呆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7、事情已经到了无法收拾的局面,你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为妙。
8、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但走有多种走法,金蝉脱壳为走计之上计。
2023-05-08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4:46:0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三十六计歇后语下一句走为上计。36计歇后语如下:刽子手冷笑——笑里藏刀、小偷进牧场——顺手牵羊、房子着了枪东西——趁火打劫、对着桑树骂槐树——指桑骂槐、荞麦皮榨油——无中生有、诸葛亮放孟获——欲擒故纵。36计的介绍:瞒天过海、 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 歇后语三十六计下一句是走为上计。“三十六计”一语,先于著书之年,语源可考自南朝宋将檀道济(?-公元436年)。据《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汝父子唯应走耳。”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释义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现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

  •  简简单单百事通 歇后语三十六计下一句是什么

    走为上计。歇后语三十六计下一句是走为上计,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计语出自《南齐书王敬则传》中:“檀公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1、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张飞吃豆芽—— 小菜一碟 3、刘备借荆州—— 有借无还 4、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5、孔明大摆空城计—— 化险为夷 6、草船借箭—— 满载而归 7、关公进曹营—— 单刀直入 8、关羽降曹操—— 身在曹营心在汉 9、关羽失荆州—— 骄兵必败...

  •  小丫是萌鸭 三十六计歇后语下一句

    走为上计。根据百度汉语资料显示,三十六计歇后语下一句是走为上计,意思是遇到强敌或陷于困境时,以离开回避为最好的策略。常见的歇后语还有一团乱麻—扯不清,三十六计—走为上,五更天赶夜路—越走越亮等。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