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47年的嘉靖二十六年,林燫以优异的成绩考中进士,随后晋升为庶吉士,并被授予检讨一职,继而升为修撰。他曾在嘉靖三十二年担任景恭王的讲读官,随后又提升为司经局洗马兼侍讲官,参与了《永乐大典》的校录和《承天大志》的编纂。这项重要工作完成后,他获得了皇帝的赏赐,得到了超过40两的黄金。
林燫历史典故
在1547年的嘉靖二十六年,林燫以优异的成绩考中进士,随后晋升为庶吉士,并被授予检讨一职,继而升为修撰。他曾在嘉靖三十二年担任景恭王的讲读官,随后又提升为司经局洗马兼侍讲官,参与了《永乐大典》的校录和《承天大志》的编纂。这项重要工作完成后,他获得了皇帝的赏赐,得到了超过40两的黄金。随后,林燫转任国子监祭酒,加封太常寺卿,他的祖辈林瀚和父亲庭机都是祭酒,因此他们家族被世人称为“国师三祭酒”。
隆庆元年,林燫晋升为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成为经筵日讲官,同时担任《世宗实录》的副总裁和吏部侍郎。在1573年的万历元年,他又先后担任工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但由于母亲去世和父亲年迈,他选择在家守丧,共七年。期间,他的父亲先他而去,享年56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子少保,并给予“文恪”的谥号。林燫的著作丰富,包括《学士集》、《四书直解》和《诗说》,他还编撰了《福州府志》和《八闽通志》。
林燫自小聪颖,庭机赞誉他为“千里驹”,江以达则高度评价他的才华,称其为“不可一世”。在翰林院任职期间,他曾受业于徐阶,徐阶对他赞不绝口,称他能“抚世宰物”。然而,当徐阶身居首宰之位,试图重用林燫时,却因朝廷突然的旨意,调任他为南京吏部,这让徐阶深感无奈,感叹“我尚不能为国家留住一个林贞恒”。
张居正掌权期间,曾设宴邀请林燫,但林燫选择不趋炎附势,未赴宴。对于张居正的父亲丧事,有人建议他撰文致哀,但他以生前的对立态度回应,表示不会去奉承。他坚守清白,洁身自好,主持过会试和顺天乡试,且在国子监任职,门生故吏遍布全国。尽管家中遭遇火灾,有人提议重建,但他以比喻的方式拒绝,比喻女人年老不能改嫁。林燫的廉洁和晚节,赢得了世人的深深敬仰。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