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仇敌忾的成语典故

国王兴兵打仗,快把刀枪修好。我与你共同对付仇敌。” “同仇”这个词就来源于上面的歌谣。公元前623年,卫国的宁俞出使鲁国,鲁文王设宴招待。席间,文王让乐工演唱《湛露》和《彤tong弓》,宁俞一听就知道。这是周天子对诸侯恩赐、褒奖时的宴乐。为此,他在席间不作任何答谢之辞。 文王对宁俞在...
同仇敌忾的成语典故
【出处】: 《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成语故事】:东周春秋时期,有一首流传于军中的歌谣,表现了士兵们 慷慨从军;同心对敌的乐观精神和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这首歌谣 分为三节,可以反复咏唱。其中第一节是这样的:”谁说没有衣服?我 的战袍就是你的。国王兴兵打仗,快把刀枪修好。我与你共同对付仇敌。” “同仇”这个词就来源于上面的歌谣。  公元前623年,卫国的宁俞出使鲁国,鲁文王设宴招待。席间,文王让乐工演唱《湛露》和《彤tong弓》,宁俞一听就知道。这是周天子对诸侯恩赐、褒奖时的宴乐。为此,他在席间不作任何答谢之辞。 文王对宁俞在席间表示沉默不理解。宴饮完毕后,命人私下询 问他是什么原因。宁俞回答说:“当年诸侯以周天子对敌人的愤恨为 同恨,所以为天子献上战功。天子为了酬谢诸侯,在酒宴中赐彤弓, 赋《湛露》,这是应该的。但如今我们卫国来到鲁国表示友好,大王学 天子赐诸侯的礼节,也命乐工演唱《湛露》和《彤弓》。在这种情况下, 我只好沉默不言了。” “敌忾”这个词就来源宁俞说的话。

2016-05-12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9:21:5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邪帝1逍遥 同仇敌忾是不是出自成语故事

    成语典故 【出处】: 《诗经·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成语故事】:东周春秋时期,有一首流传于军中的歌谣,表现了士兵们 慷慨从军;同心对敌的乐观精神和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这首歌谣 分为三节,可以反复咏唱。其中第一节是...

  •  谷艾文艺苑 历史文化探索:同仇敌忾的典故及故事介绍

    典故:同仇敌忾这一成语出自《诗经·秦风·无衣》,意指大家一致地对敌人仇恨和愤怒。在这里,“忾”意为愤恨、愤怒。故事: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穆公以礼贤下士、知人善任而著称。卫国的宁武子希望到秦国谋事,秦穆公为此设宴接风洗尘。在宴席上,秦穆公让乐队为宁武子演奏了名叫《湛露》的欢迎曲,并...

  •  蝶梦飞花舞随风 同仇敌忾的成语故事介绍

    “同仇敌忾”的成语故事介绍:春秋时期流传一首歌谣,歌词大意是:国王兴兵打仗,快把刀枪修好,我与你共同对付仇敌。公元前623年,卫国的宁俞出使鲁国,鲁文王设宴招待他,并让乐工演唱周天子酬谢诸侯的《湛露》和《彤弓》以表示愿意结盟共同对付外敌。“同仇敌忾”的成语解释:【成语】:同仇敌忾 【拼...

  •  文暄生活科普 同仇敌忾是关于历史典故的成语吗

    同仇敌忾源于历史典故,出自《诗经·秦风·无衣》与《左传·文公四年》。《无衣》中歌谣描绘了士兵们慷慨从军、同心对敌的乐观精神与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其中一句“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即为“同仇”的来源。公元前623年,卫国的宁俞出使鲁国,鲁文王设宴招待。宁俞在席间听到《湛露》和《彤弓》的乐曲...

  •  漫阅科技 同仇敌忾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由于《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专著,所以这个典故本身并没有故事。它是春秋时秦军中非常流行的一首从军歌,歌名叫《无衣》。公元前623年,卫国的亚卿宁俞出使鲁国时说过“敌王所忾,而献其功”。这句话是“同仇敌忾”的典源,但把“同仇”与“敌忾”合为成语则是在公元前506年。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