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典故

子张又追问如何做到这五点要求,孔子解释道:“不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狭窄叫宽,没有欺诈之心叫信,没有怠惰之心叫敏,没有苛刻之心叫惠。一个人若不仁,就无法称之为人类。如果一个人承担了仁德之事,就必须勇往直前,不可有任何谦让。即使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以上是孔子对“仁”的...
当仁不让典故
“仁”,在儒家学说中占据核心地位。
子张向孔子询问何为“仁”,孔子给出了五点要求:“恭、宽、信、敏、惠”。恭,即心无放肆;宽,即心地不狭窄;信,即无欺诈之心;敏,即无怠惰之心;惠,即不苛刻。
孔子指出,仁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称得上人的重要标准。若一个人具备了仁德,就应当勇往直前,不畏任何困难,不可有半点谦让之心,即使在面对老师时,也应如此(当仁,不让于师)。
子张又追问如何做到这五点要求,孔子解释道:“不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狭窄叫宽,没有欺诈之心叫信,没有怠惰之心叫敏,没有苛刻之心叫惠。一个人若不仁,就无法称之为人类。如果一个人承担了仁德之事,就必须勇往直前,不可有任何谦让。即使在老师面前,也不必谦让。”
以上是孔子对“仁”的阐述。孔子强调了仁德的重要性,并指出,具备仁德的人应当勇敢无畏,勇往直前,不畏困难,不畏惧任何挑战。这种精神,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扩展资料当仁不让就是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2024-08-29
球球词典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7-26 20:46:5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当仁不让的典故

    当仁不让的典故源自《论语·卫灵公》。具体典故内容如下:背景:“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孔子的学生子张曾向孔子询问“仁”的含义。孔子的回答:孔子认为做到恭、宽、信、敏、惠五点即可称为“仁”。并进一步解释了这五点的具体含义,即没有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狭窄叫宽,没有欺诈的心叫信,没...

  •  翡希信息咨询 当仁不让的典故

    当仁不让的典故源于《论语·卫灵公》。含义: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典故内容:孔子的学生子张向孔子询问“仁”的含义。孔子回答说,做到恭、宽、信、敏、惠五点即可称为仁。当子张进一步询问如何做到这五点时,孔子详细解释了它们各自的含义,并强调...

  • 孔子指出,仁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称得上人的重要标准。若一个人具备了仁德,就应当勇往直前,不畏任何困难,不可有半点谦让之心,即使在面对老师时,也应如此(当仁,不让于师)。子张又追问如何做到这五点要求,孔子解释道:“不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狭窄叫宽,没有欺诈之心叫信,没有怠惰之心叫...

  •  湖北倍领科技 当仁不让的典故关于当仁不让的典故

    1、当仁不让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dāngrénbùràng,意思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出自《论语·卫灵公》。2、成语典故:“仁”,可以说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究竟何谓‘仁’?”孔子回答说:“做到恭、宽、信、敏、惠...

  •  宜美生活妙招 当仁不让的故事

    当仁不让的故事源自《论语·卫灵公》。以下是关于当仁不让故事的详细解释:故事背景:孔子的学生子张向孔子请教关于“仁”的问题。孔子回答了“仁”的五个要素:恭、宽、信、敏、惠,并进一步解释了这些要素的含义。核心含义:孔子在解释“仁”的过程中,强调了当一个人承担了与“仁”相关的事情时...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