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历史上的12个典故?有西安鼓楼,指鹿为马;玄武门之变;鸿门宴;华清池;西安事变;西安钟楼;西安城墙;下马陵;端履门;黄桂稠酒,玄武门之变,西安作为一个历史名城,所以它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也特别的好,西安的发展也特别的好,随着经济南经济文化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
西安历史上的12个典故,旅游景点典故讲解
西安历史上的12个典故?
有西安鼓楼,指鹿为马;玄武门之变;鸿门宴;华清池;西安事变;西安钟楼;西安城墙;下马陵;端履门;黄桂稠酒,玄武门之变,西安作为一个历史名城,所以它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也特别的好,西安的发展也特别的好,随着经济南经济文化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西安。
1西安大雁塔的传说故事;
2题字西安鼓楼;
3指鹿为马;
4玄武门之变;
5鸿门宴;
6华清池;
7西安事变;
8西安钟楼;
9西安城墙;
10下马陵;
11端履门;
12黄桂稠酒。
三清山的传说的来历?
三清山的传说
国家级旅游胜地三清山,层峦叠嶂、流云飞瀑、奇松怪石,使每位来到这里的游客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而伴随着这美丽景色的,还有她那无数动人的传说……
东晋升平年间,有一天,一个身穿麻衣,脚着双耳草鞋的老道,来到++这个地方。他抬头西望,只见前面群峦叠嶂,三座巨峰,劈地摩天,不禁连声赞道:“好山!好山!”忙向老农打听。老农说:“我家三代住在这里,也不知叫什么山。听老辈人说,这山峰上面,常有异光紫云出现。”老道心想:山上既有异光紫云,决非俗境,何不就此上去拜谒拜谒!
他一边攀登,一边观赏,不觉来到一片密林中,忽见浓荫深处有一间简陋的茅屋,一个书生模样的老人正在灶下烧火做饭,老道便向茅屋走去。那老书生见来了一个年已古稀的出家人,便请入内,留饭留宿。
饭后,老书生问起老道法名,从何而来。老道答道:“贫道姓葛,单名洪,贱号抱扑子,本在西湖旁岭上炼丹。听说交趾一带出有丹砂,正要到沟漏山去一趟。路过这里,因见这三峰奇绝瑰丽,且听说有异光紫云凝聚,特来拜谒。”
老书生一怔,忙问:“道长莫非是当朝关内侯葛洪?”
葛洪道:“正是。可我早已弃官入了山门了!请问老先生尊姓,因何一人独居山林?”
老书生长叹一声说:“小弟姓李,名廉山,本在户部供职。谁知朝政不振,征敛无度,奸佞肆虐,饿殍遍地。皇上不听忠谏,反而姑息养奸,我一气之下,告了长假,因此来到了这里。”
葛洪听了,忙施一礼:“老先生原来就是当今廉正的李尚书,葛洪失礼了!”
关于少林寺的典故和故事?
驰名中外的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县西北少室山的五乳峰下,对少室山,群山环峙,众峰耸立,溪水环流,林木茂盛,景致幽雅。
少林寺的历史由来是什么?为什么叫少林寺?
1、创自北魏
南北朝时期,少林寺的开山祖,是印度沙门跋 陀。公元495年,跋陀从古印度跋涉到中国传教,得到虔信佛学的北魏孝文帝的器重。
因为跋陀喜欢隐居于幽 静之处,孝文帝就派人在少宝山之阴 的幽谷茂林中,修建了这座寺院。“少 林者,少宝之林也”,因而取名少林寺。
527年,印度僧人菩提达摩,经 过三年海上漂泊,到少林寺落迹,广 集信徒,传授禅宗,使少林寺僧徒云 集,名重一时。
隋唐时期,少林寺拥 有田地14000多亩,楼台殿阁5000多间,僧众达2000多人,号称“天下第 一名刹”。少林寺主体建筑为7进,由 山门经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室、达摩亭到千佛殿,面积约3 万平方米。少林寺不仅古刹有名,更以武术著称。
少林寺的历史由来是什么?为什么叫少林寺?
2、兴于隋唐
北周建德二年(公元573年),武帝下令禁止传播佛道二教,并遣返僧尼道士回撒,寺庙庵观,遂遭废弃。大象年间,静帝宇文衍,重建佛寺,并改少林寺为“涉梏寺”。隋开皇年间,隋文帝杨坚,改“涉梏寺”为“少林寺”,并赐田一百顷,供寺僧生活养息之用,自此,少林寺佛业重振。拥有土地14,000多亩,殿堂楼阁5,000多间。成为中外驰名的大佛寺,博得“天下一第名刹”的称号。
少林寺的历史由来是什么?为什么叫少林寺?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