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昧典故

”宋王巩《闻见近录》中记录:“将行,过项羽庙,乃竭囊沽酒,对羽极饮,酹酒泥像,又歌‘秦皇草昧,刘项起吞并’之词,悲歌累日,大恸而遁。”明唐寅《刘秀才墓志》:“宋德不竞,天下草昧,家室播越,谱牒沦没。”草野,民间。宋梅尧臣《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诗:“所遇在草昧,既贵...
草昧典故
天地初开,混沌未分,万物蒙昧。《易·屯》记载:“天造草昧。”王弼注释:“造物之初,始于黑暗,故称为草昧。”自古以来,图牒所记录的昏君暴后,未有能及现今之甚。泰伯来,辟东南之草昧,梅里片墟;先生出,萃宇宙之文明。埃及古文,以雌蠭表至尊,牡牛表有力,驼鸟之羽纤纬平滑,表性行恺直,虽处朔南夐鬲,草昧之始,其情一也。

始于草创,应乾顺民。《食举乐东西厢歌·时邕》中写道:“爰造草昧,应乾顺民。”《隋书·高祖纪下》提及:“登庸纳揆之时,草昧经纶之日,丹诚大节,心尽帝图,茂绩殊勋,力宣王府。”宋陈亮《问答上》指出:“当草昧之时,欲以礼义律之,智勇齐之,而不能与天下共其利,则其势必分裂四出而不可收拾矣。”

草昧,形容时世混乱黑暗。唐杜甫《重经昭陵》诗:“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仇兆鳌注:“草而不齐,昧而不明,此言隋末之乱。”宋王巩《闻见近录》中记录:“将行,过项羽庙,乃竭囊沽酒,对羽极饮,酹酒泥像,又歌‘秦皇草昧,刘项起吞并’之词,悲歌累日,大恸而遁。”明唐寅《刘秀才墓志》:“宋德不竞,天下草昧,家室播越,谱牒沦没。”

草野,民间。宋梅尧臣《读范桐庐述严先生祠堂碑》诗:“所遇在草昧,既贵不为起。”明李昌祺《月夜弹琴记》中写道:“宋 籙既讫,元运方兴。草昧英雄,空怜文相之勤王。”2024-09-05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6:49: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草昧,形容时世混乱黑暗。唐杜甫《重经昭陵》诗:“草昧英雄起,讴歌历数归。”仇兆鳌注:“草而不齐,昧而不明,此言隋末之乱。”宋王巩《闻见近录》中记录:“将行,过项羽庙,乃竭囊沽酒,对羽极饮,酹酒泥像,又歌‘秦皇草昧,刘项起吞并’之词,悲歌累日,大恸而遁。”明唐寅《刘秀才墓...

  •  得书文化 不弃草昧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典故出处】:《周易·屯》:「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成语意思】: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通用拼音】:bu qi cǎo mei 【拼音简写】:BQCM 【使用频率】: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

  •  努力学习拼搏快乐 不弃草昧指什么意思

    不弃草昧指什么意思如下:不弃草昧是指不放弃晦涩难懂、深奥的知识或事物。1.不弃草昧的含义 不弃草昧原本出自《论语》,意指不放弃尘世间看似晦涩难懂、深奥的知识或事物,而是努力去理解和掌握它们。这一概念体现了追求知识、勤奋学习的精神和态度。2.不弃草昧与智慧之间的关系 不弃草昧是智慧的表现之...

  •  这款帮我看 不弃草昧的意思是什么

    不弃草昧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齐物论》一篇。其中有一个典故讲述了一个农夫在困境中坚持不放弃的故事。据说,有一位农夫在荒山上发现了一棵草木茂盛的树,他觉得这棵树非常奇特,因为其他树木都已经凋零了。农夫对这棵树产生了兴趣,决定留在荒山上,不离弃这片荒芜的地方。最终,他在这片荒山上开垦...

  •  习惯7797 天造草昧的成语典故

    【出处】《易·屯》:“天造草昧。”孔颖达疏:“言天造万物于草创之始,如在冥昧之时也。”【事例】~,壮士乌集,纪律未申,符籍未著。 ★章炳麟《革命道德说》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