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而治历史典故

"垂拱而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典故,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鲁国。故事背景是春秋时期,鲁昭公(公元前505年-471年在位)为了整治国内混乱和各种问题,决定请教智者子产。昭公拜访子产后,子产并没有立即回答昭公的问题,而是吩咐宫殿修建时要让拱石合拢,以示法度端...
垂拱而治历史典故
"垂拱而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典故,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鲁国。

故事背景是春秋时期,鲁昭公(公元前505年-471年在位)为了整治国内混乱和各种问题,决定请教智者子产。昭公拜访子产后,子产并没有立即回答昭公的问题,而是吩咐宫殿修建时要让拱石合拢,以示法度端正。

过了一段时间,子产再次拜见昭公。昭公问子产如何治理国家,子产便回答说:“垂拱而治”。他解释说,拱石合拢代表法律的严明,象征诸侯和百姓都要顺从法律的约束和规范,让国家有一个稳定的秩序。只有在法律的约束下,国家才能得到治理和管理。

这个典故表达了一种治国理念,即通过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来统治国家。它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认为法律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只有通过法律来保持社会秩序,才能达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2024-07-25
球球词典 阅读 34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2:30:4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垂拱而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典故,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鲁国。故事背景是春秋时期,鲁昭公(公元前505年-471年在位)为了整治国内混乱和各种问题,决定请教智者子产。昭公拜访子产后,子产并没有立即回答昭公的问题,而是吩咐宫殿修建时要让拱石合拢,以示法度端...

  •  天府TV 垂拱而治是什么意思

    不去管理朝政,就能治理天下。垂拱:垂衣拱手。治:治理。古多用作称颂帝王无为而治的套语。周《尚书武成》_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垂拱而治”。故事中魏徵所说的垂衣拱手,就可以达到政治清明,天下安定。

  •  翡希信息咨询 垂拱而治怎么造句

    历史典故:仙明太祖朱重开国之初,便聚天下奇珍异宝筑紫禁城,从此垂拱而治,开启了长达千余载的太平盛世。领导艺术:作为校长,我不能只是垂拱而治,必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解决眼前实际问题。治国策略:李林甫作为宰相,治理天下需恩威并用,方能实现垂拱而治,维护国家稳定。开国气象:只要开国君主堂堂...

  •  翡希信息咨询 垂拱怎么造句

    垂拱造句如下:历史典故:道家的理想虽好,但历史上垂拱而治的盛世却鲜有出现。政治理念:儒家一直推崇君主应推行仁政,以期达到垂拱而治的境界。盛世描绘:在盛世之中,天子垂拱于朝堂,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昌盛,四方来朝。君臣之道:法令既定,陛下只需垂拱而治,臣子们各司其职,国家自然安定。天资...

  • 明朝宋濂等《元史》:“成宗承天下混壹之后,垂拱而治,可谓善于守成者矣。惟其末年,连岁寝疾,凡国家政事,内则决于宫壸,外则委于宰臣;然其不致于废坠者,则以去世祖为未远,成宪具在故也。”“世称元之治以至元、大德为首。……故终世祖之世,家给人足。……大德之治,几于至元。”...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