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典故的成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典故成语:1. 画蛇添足 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人画蛇,画完后觉得简单,又多画了蛇脚。结果受到了别人的嘲笑。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坏了事。2. 亡羊补牢 这个成语来自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人丢了羊,然后修补羊圈。这个成语用来...
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典故的成语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典故成语:
1. 画蛇添足
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人画蛇,画完后觉得简单,又多画了蛇脚。结果受到了别人的嘲笑。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坏了事。
2. 亡羊补牢
这个成语来自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人丢了羊,然后修补羊圈。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出了问题之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更大的损失。
3. 愚公移山
这个成语来自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愚公决心移开挡在屋前的大山,虽然面临困难重重,但他坚持不懈。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坚持不懈、有恒心的人。
4. 守株待兔
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故事,讲的是农夫守着树根(他在此处捡到了兔子),希望再次等到兔子自己撞死。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通过侥幸得到成功或收获。
这些成语都源自于中国的历史故事或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每一个成语都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的智慧。在学习和运用这些成语时,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含义,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语言精华。
2024-06-26
球球词典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5:42: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宜美生活妙招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 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有哪些

    以下是一些出自历史典故的成语:1. 指鹿为马 典故:秦二世时期,丞相赵高为了试探和摸清朝中大臣对他的态度,故意将鹿指为马,借此来排除异己。 含义: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2. 唇亡齿寒 典故:春秋时期,晋献公想要攻打虢国,但必须经过虞国。虞国大夫宫之奇劝谏虞公不要借道给晋国,因为虞国...

  • 十个著名的成语典故如下:1、高山流水: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摇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复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钟子期逝,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身不弹。2、庄周梦蝶:战国时哲学家庄周思考何...

  • 2、围魏救赵(孙膑)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

  • 春秋战国时期成语典故有烽火戏诸侯、问鼎中原、退避三舍、一鸣惊人。1、烽火戏诸侯 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然在城中上演了一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诸侯无人来援,幽王被杀,西周结束。从此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出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群雄...

  • 1. 草木皆兵 东晋时期,前秦苻坚率军南侵,因过于自信而失败。逃亡途中,他心虚胆怯,误将山间的树木影理解为追兵,从而诞生了“草木皆兵”的成语,形容人在极度恐慌时疑神疑鬼。2. 背水一战 楚汉相争之际,韩信利用高明的战术,在河边设营,让士兵背水列阵,以此激发他们的斗志,最终大败楚军,留...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