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的由来二十字?

歇后语是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歇后语 起源时代:唐代 语种:熟语 释义: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
歇后语的由来二十字?
歇后语是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
歇后语
起源时代:唐代
语种:熟语
释义: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也叫 俏皮话,可以看成是一种汉语的 文字游戏。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 熟语包括 成语、 谚语、 惯用语和歇后语四种。
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分类:
1、故事类,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如:
刘备借荆州——只借不还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
2、谐音类,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如:
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3、喻事类,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
弄堂里搬木头——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没多大长进
4、喻物类,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动物作比方。如:
黄牛肩脚——不负责任
老鼠上街——人人喊打
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2018-04-25
歇后语是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2016-08-17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9:10:20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歇后语是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歇后语 起源时代:唐代 语种:熟语 释义: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

  • 2.扩大意义的歇后语,在北京叫俏皮话,是指可以把一句话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说。如“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了”。有时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

  •  新生活互联 歇后语的由来50字。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提到了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歇后语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这便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歇后语。《辞海》中称,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多为群...

  •  起航知识小百科 歇后语的由来

    1、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2、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

  •  百度网友5924766 歇后语的由来和传说

    一、由来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经提到过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现象,却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楚策四:亡羊补牢,未为迟也。意思就是说,丢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歇后语。二、传说 八仙过海...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