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报国的典故

典故来源:岳飞在出仕之前,其母为了激励他日后能够为国竭尽忠诚,特地在他的背上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字。典故意义: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岳飞忠诚于国家、英勇无畏的赞扬和敬仰。它象征着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报国决心。教育意义:精忠报国的典故常用以教育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要学习岳飞的精神,...
精忠报国的典故
精忠报国的典故是关于岳飞的。以下是该典故的详细解释:
典故来源:岳飞在出仕之前,其母为了激励他日后能够为国竭尽忠诚,特地在他的背上刺上了“精忠报国”四个字。典故意义:这个典故表达了对岳飞忠诚于国家、英勇无畏的赞扬和敬仰。它象征着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坚定的报国决心。教育意义:精忠报国的典故常用以教育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要学习岳飞的精神,热爱祖国,忠诚于国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个典故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是激发人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源泉之一。
2025-03-11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4:04: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海南加宸 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是什么

    岳飞在出仕之前,其母在他背上刺上“尽忠报国”四字,以此寄托对岳飞未来的期望,希望他能为国尽忠。这一历史典故在中国广为流传,常被用来教育青少年,激发其爱国主义精神。岳飞,字鹏举,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被誉为南宋中兴四将之首。自北宋末年投军起,至1141年止的十余...

  •  阿暄生活 精忠报国的故事

    1、精忠报国故事梗概:岳飞是南宋的着名的军事家,抗金名将,他那精忠报国,光彩照人的故事千百年来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岳飞从小勤奋好学,文武双全,就在岳飞20岁那年,金兵侵犯中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岳飞是个爱国的热血青年,他决定奔赴战场,杀敌报国。岳飞的母亲最了解岳飞的心思,他鼓...

  •  176******79 精忠报国的由来

    由来 宋元帅宗泽病重,以印信交岳飞代管,吐血而死。杜充奉旨代印,抗金不利,岳飞心情郁闷,私自回家探母。岳母促其回营抗敌,并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使其永以报国为志,终身报效祖国。

  •  爱创文化 成语故事精忠报国文章

    至明代中叶,岳飞的故事开始广为流传。成化年间创作的《精忠记》,也仅提及岳飞背脊有 赤心救国 字样。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熊大本的《武穆精忠传》记有岳飞见汤阴家乡有人因生活所迫,聚啸山林,为自勉和勉人,乃去钱请工匠在背上深刺 尽忠报国 四字。明末,由李梅草创,冯梦龙改定的《精忠旗传奇》...

  •  轮看殊O 精忠报国的典故

    1、岳母刺字 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鼓励他好好儿锻炼身体。岳飞勤奋好学,不但知识渊博,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儿子报效国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那四个...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