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入膏肓典故

春秋时期,晋景公身患重病,他听说秦国有一名医术高超的医生名叫缓,于是专门派人将他请来。医生尚未到达,晋景公在恍惚中做了一个梦。梦中,他病状化为两个孩童,在他身旁私语。一个说:“那位著名的医生缓马上就到了,我看我们这回很难逃脱了,我们要去什么地方藏身呢?”另一个孩童答道:“这...
病入膏肓典故
春秋时期,晋景公身患重病,他听说秦国有一名医术高超的医生名叫缓,于是专门派人将他请来。
医生尚未到达,晋景公在恍惚中做了一个梦。梦中,他病状化为两个孩童,在他身旁私语。一个说:“那位著名的医生缓马上就到了,我看我们这回很难逃脱了,我们要去什么地方藏身呢?”另一个孩童答道:“这没什么好怕的,我们躲到肓的上面,膏的下面,无论他用什么药,都无能为力。”
很快,缓到达,被请进了晋景公的卧室为其治病。诊断后,医生告诉他:“这病已无药可治。病根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无效,扎针也达不到,吃汤药也无济于事。这病实在是没有办法救治了。”
晋景公听后,心中明白医生的话与梦中的对话相符,便称赞道:“你的医术确实高明!”随后,他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返回秦国。这只是一个传说,现在被用来形容病情严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发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扩展资料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易错:病入膏盲,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 ”。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2024-09-09
球球词典 阅读 28 次 更新于 2025-07-26 20:42: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病入膏肓”的典故如下:春秋时期,晋景公得了重病,派人去请名医。在名医到来之前,晋景公梦见两个小孩,其中一个说:“快逃吧,要是名医来了,咱们就完了!”另一个说:“别怕,我们躲到膏和肓的中间,再好的名医也没办法。”名医来后,诊断晋景公的病情,说:“你的病在膏肓,药力达...

  •  翡希信息咨询 病入膏肓的典故

    病入膏肓的典故源于古代医学经典,用来形容病情严重到无法医治的地步。以下是关于该典故的详细解释:典故背景: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晋景公身患重病,派人寻找医术高明的医生进行治疗。太医的诊断:太医经过详细诊断后,发现晋景公的病情已经深入膏肓,这里的“膏肓”指的是心尖脂肪和隔膜之间的部...

  •  翡希信息咨询 病入膏肓典故

    病入膏肓的典故源自春秋时期晋景公的故事:故事背景:春秋时期,晋景公身患重病,他听说秦国有一名医术高超的医生名叫缓,于是派人将他请来治病。梦中寓言:在医生到来之前,晋景公做了一个梦,梦中他的病状化为两个孩童。一个孩童说医生缓就要到了,他们很难逃脱,要考虑藏身之处。另一个孩童提...

  •  校易搜全知道 病入膏肓的出处和典故

    成语“病入膏肓”最早出自先秦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成公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典故原文:晋侯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

  •  阿肆聊植物 病入膏肓的典故

    《病入膏肓》的典故如下:典故一 在古代,有一个叫做陈平的人,他是汉武帝的宠臣,也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陈平年轻时曾经因为谏言得罪了汉武帝,被流放到边疆。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学习,终于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谋士。汉武帝得知他的才华后,将他召回京城,并任命他为大将军。然而,陈平的...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