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薯泥的典故是什么?

红薯泥是一种独树一帜、色味奇美的特色菜。民国初年由杞县大同饭庄厨师蒋世奇创制。1934年元月,记者如英来杞品尝后,在《河南政治月刊》第三卷第十二期上发表《已成陈迹之金杞》一文,盛赞杞县红薯泥为“特殊食品,颇为著名。如有异县友人初履斯土,则……不可不尝之”。自此,杞县红薯泥声誉大振...
关于红薯泥的典故是什么?
红薯泥是一种独树一帜、色味奇美的特色菜。民国初年由杞县大同饭庄厨师蒋世奇创制。1934年元月,记者如英来杞品尝后,在《河南政治月刊》第三卷第十二期上发表《已成陈迹之金杞》一文,盛赞杞县红薯泥为“特殊食品,颇为著名。如有异县友人初履斯土,则……不可不尝之”。自此,杞县红薯泥声誉大振,慕名前来品尝者日众。大同饭庄亦因之生意兴隆,门庭若市。蒋氏乏嗣,传其艺与甥儿胡诗俊等人。
红薯泥配料比例是:一斤熟红薯,五两白糖,二两半香油及少量的山楂丁、玫瑰片、青红丝、桂花糖等。制法是先将红薯煮熟,剥皮去丝,以净白布包之轧压成泥,作为备用,然后把白糖倒至炒锅内化成糖浆,兑入香油、红薯泥,加熟烹饪,搅拌均匀,至三者融为一体,呈现柿红色为止。盛至盘内,上面依次分层放上山楂丁、玫瑰片、青红丝、桂花糖即成。2014-01-18
应该是有人吧红薯做成泥祭祀了神很有用就有 了这个2014-01-18
球球词典 阅读 17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1:42: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红薯泥是一种独树一帜、色味奇美的特色菜。民国初年由杞县大同饭庄厨师蒋世奇创制。1934年元月,记者如英来杞品尝后,在《河南政治月刊》第三卷第十二期上发表《已成陈迹之金杞》一文,盛赞杞县红薯泥为“特殊食品,颇为著名。如有异县友人初履斯土,则……不可不尝之”。自此,杞县红薯泥声誉大振...

  •  倍领趣闻 炒红薯泥相关典故

    由于红薯泥出锅后表层附油,虽然看似不冒热气,但内部温度极高,令洋人尝后烫得叫苦。这个故事赋予了炒红薯泥一种爱国的象征,提醒人们在品尝时要小心热度,使得这道菜不仅美味,更承载了历史的记忆。

  •  文暄生活科普 炒红薯泥具体做法与配料是什么?

    机会终于到来,皇上命林则徐接待洋人。林则徐巧妙地安排了一道炒红薯泥作为欢迎菜。洋人见到桌上的红薯泥不冒热气,便拿起勺子尝试。然而,这刚出锅的红薯泥表面虽无热气,内里却异常烫手,洋人顿时大叫起来。此道菜也因此获得了“爱国菜”的美称。后来,炒红薯泥成为了中国菜肴中的一道名菜,流传至今。制作...

  • anonymous 红薯泥的渊源

    在品尝红薯泥的同时,人们还会给你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据说,创制红薯泥的清末厨师蒋思奇不仅手艺高超,还有刚直不阿的浩然正气。有一年,袁世凯的部下来到杞县,闻听红薯泥为此地名食,便点名要尝尝这风味佳看,不然便觉得枉活一世。这天,宴会在县衙举行。鸡鸭鱼肉上完后,最后才上红薯泥这道菜。大小...

  •  文暄生活科普 河南杞县特产:杞县红薯泥

    基本介绍:杞县红薯泥以红薯为原料,成品形似泥状,因此得名。这道菜由杞县大同饭庄厨师蒋世奇始创于民国初年,因其独特的口感和制作工艺而受到广泛赞誉。营养价值:红薯含有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以及钾、铁、铜、硒、钙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红薯中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和...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