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李世民改史书的典故吗

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录了赵匡胤之死的经过,将“戮雪”改为“戮地”,“好做”改为“好为”,并加入了“大声嘱以后事”的细节,将政变公之于世。然而,由于记载过于简略,后人对于这一事件仍有很多猜测。值得注意的是,辽国的史料记载则对赵光义不利,这为后人提供了更多关于赵匡胤之死的...
有谁知道李世民改史书的典故吗
唐太宗李世民对史书的修订,使得玄武门之变得以正式记载,这一过程展现了他对历史记载的严谨态度。而真正大规模修改史书的,则是赵光义。赵光义的改史,使得赵匡胤之死成为了一个充满疑问的谜团,即所谓的“烛影斧声”。

在官修的《宋史》中,关于赵匡胤之死的记载极为简略,几乎语焉不详。而在宋孝宗之前的宋朝国史、实录中,关于“烛影斧声”的记载更是没有,这可能是因为宋太宗赵光义之后,北宋皇帝多由赵光义一脉继承,官方历史记录难免有所避讳。直到南宋时期,孝宗朝的史官李焘编录的《续资治通鉴长编》中,才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简单记载,但描述依旧模糊不清,难以让人理解。

李焘在《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录了赵匡胤之死的经过,将“戮雪”改为“戮地”,“好做”改为“好为”,并加入了“大声嘱以后事”的细节,将政变公之于世。然而,由于记载过于简略,后人对于这一事件仍有很多猜测。

值得注意的是,辽国的史料记载则对赵光义不利,这为后人提供了更多关于赵匡胤之死的信息。这些史料的发现,使得“烛影斧声”这一历史谜团更加引人关注。2024-12-22
球球词典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7-27 00:24: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谷艾文艺苑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有哪些轶事典故?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轶事典故主要有以下几点:1. 改名世民 由来:据《两唐书》的太宗本纪记载,李世民四岁时与父亲李渊郊游时,遇到一位相士。相士先赞李渊为贵人,又赞李世民,预言其“凡二十岁,必能济世安民”。李渊后遍寻此相士不获,便将其改名为李世民。2. 箭术无双 年轻时:史书记载,李世民年...

  • 据两唐书的太宗本纪,李世民曾经于四岁时与父亲李渊郊游时,见一识相术之士,其相士先赞李渊为贵人,又赞世民,说其“凡二十岁,必能济世安民”。李渊后遍寻相士不获,并将其改名为李世民(亦即李世民本名可能并非李世民)。箭术无双 史书记载,李世民年轻时力大无比,随身兵器中,最有名的是一张两米...

  •  谷艾文艺苑 李世民名字的由来是什么?除了政治成就,他还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李世民原名并未在史书上留下记载。其改名源于一次郊游时,遇到一位术士。术士预言李世民到二十岁时,能“济世安民”。李渊听后非常高兴,便将儿子的名字改为“世民”,寓意其将来能够造福百姓,安定天下。除了政治成就,李世民留下的遗产:“小鸟依人”一词的由来:这一词语出自李世民之口,用来形容男性...

  •  起航知识小百科 李世民名字的由来是什么?除了政治成就,他还为我们留下了什么?

    (一)李世民名字的由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一样的想法,刚听到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的时候,就有一种“济世救民、匡扶天下”之类的感觉,这个名字好像就该是皇帝的名字。但是事实上李世民原名也不是这个,原名史书上没有记载,后来才改做“世民”,至于改名的原因……就是在那时候很常见的“术士看相”。

  •  fgwang1997 唐太宗是个怎样的君主

    我的品行尚不如汉文帝,怎么可以做出损人利己的事。而唐太宗也有颇受争议的一面。有人说他篡改了玄武门事变的真实历史,同时也说他喜欢看事关写的历史,看到有不利于他的形象,就勒令史官修改,是问古代哪个大臣得罪得起皇帝,所以想不修改也不行。但这也只是传说,是否属实还有待验证。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