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德舆在阳羡期间,游览了玉女潭,将其誉为“阳羡胜境,以此为首”。他有一首名为《周平西墓》的诗,表达了对这位英武人物的怀念和感慨。这首诗至今仍广为流传。
权德舆 轶事典故 权德舆秉性耿直,为人宽和,言语质朴自然,风度甚佳,为时人所称道。他办事光明正大。有一次,运粮使董溪、于皋谟盗用军费,案发后,被流放岭南。宪宗感到量刑太轻,很后悔,又暗暗派宦官赶去将两人杀死于流放途中。权德舆就立即上疏说,依据这两人的罪名,本当公开处死的,但既然...
权德舆对答说:“秦朝以严酷而亡国,汉朝以宽大而兴盛,为政该以何者为先,由此就可知了。” 权德舆任相的次年,李吉甫和李绛又先后被拜为宰相。李吉甫好逢迎宪宗心意,而李绛为人梗直,两人常为政事在宪宗面前争论。每当此时,权德舆总不表态,并因此而受到朝臣的指责,也引起了宪宗的不满。元和八年 (公元813年)...
权德舆:我太宗文皇帝之有天下也,魏徵、王珪等危言正词,上裨大化,无疆之祚,实兆于斯。李绛:昔太宗之理天下也,房玄龄、杜如晦辅相圣德,魏徵、王珪规谏阙失,有温彦博、戴胄以弥缝政事,有李靖、李勣训整戎旅,故夷狄畏服,寰宇大安。李德裕:如王珪者,可谓识微之士,明於祸福矣。刘昫:...
与王珪相关的轶事典故主要有以下几条:结交房杜:王珪隐居终南山时,与房玄龄、杜如晦交好。其母李氏通过暗中观察,发现房玄龄、杜如晦二人都有宰相之才,对王珪与他们的交往表示赞赏。谏出美人:庐江王李瑗谋反被杀后,其姬妾被籍没入宫。唐太宗提及此事时,王珪以李瑗的行为为例,劝谏唐太宗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