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傩堂戏由来典故

在芷江县,一种独特的祭祀艺术——傩堂戏,其起源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据传,这种戏剧起源于唐代贞观年间,当时佛教和道教盛行,宫廷的乐师们汲取道教法祀中的元素,创作出一套以祈福还愿为主题的歌舞戏剧,以此表达对神明的敬仰和对生活的祈愿。在他们的编纂中,天子与文武百官化身道教中的玉皇大帝和诸多...
芷江傩堂戏由来典故
在芷江县,一种独特的祭祀艺术——傩堂戏,其起源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据传,这种戏剧起源于唐代贞观年间,当时佛教和道教盛行,宫廷的乐师们汲取道教法祀中的元素,创作出一套以祈福还愿为主题的歌舞戏剧,以此表达对神明的敬仰和对生活的祈愿。

在他们的编纂中,天子与文武百官化身道教中的玉皇大帝和诸多神仙,戏剧情节丰富多样。其中,一次演出中,皇后带着年幼的太子参与,她将戏衣箱误作“摇篮”,让太子在其中休息。然而,戏剧结束后,皇后发现太子已不幸离世。太宗皇帝悲痛万分,将太子追封为“老郎太子”,并在桃元洞府为他建造了居所,以此戏剧命名“桃园戏”。梨园弟子自此将“老郎太子”奉为神明,每年都会供奉并进行演出。

随着时间的推移,桃园戏在民间流传开来,逐渐与巫术、民间宗教和戏剧艺术融合,形成独特的芷江傩堂戏。每个戏班都保留了对老郎太子的敬仰,他们在演出前会焚烧纸钱,虔诚地向神像叩拜,以此仪式开始每一场表演。这个融合了历史、信仰与艺术的戏剧形式,成为了芷江县特有的文化瑰宝,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和民间情感。2024-05-28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4:49: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在芷江县,一种独特的祭祀艺术——傩堂戏,其起源故事充满传奇色彩。据传,这种戏剧起源于唐代贞观年间,当时佛教和道教盛行,宫廷的乐师们汲取道教法祀中的元素,创作出一套以祈福还愿为主题的歌舞戏剧,以此表达对神明的敬仰和对生活的祈愿。在他们的编纂中,天子与文武百官化身道教中的玉皇大帝和诸多神...

  •  倍领趣闻 芷江傩堂戏民族特色

    其起源可以追溯至远古的纹面艺术,通过夸张表现,增添了神秘感和威慑力,同时也是一种审美享受。在古代的傩祭中,面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商周时期方相氏的“黄金四目”面具,就是祭祖仪式中的重要元素。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具成为了傩堂戏造型艺术的核心,并且是区分角色的重要标志,早期角色靠面具来...

  •  5337Z07 中国的傩戏之乡是哪里

    傩戏,起源于远古时代,在我们民间有的称“还愿”(即傩堂戏),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在我们铜仁乃至全国部分地区广为流传,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铜仁市,贵州省辖地级市,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腹地,东邻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北与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接壤,西北高,东南低...

  •  北京创典文化 湘西阳戏的特色是什么?

    从整体上看,北路阳戏因与荆河戏合班演出,故而演出剧目以大本戏为多,小戏较少,表演上也吸收了许多地方大戏剧种的表演程式,声腔自成一体。南路阳戏因多与傩堂戏、花灯同台演出,演出剧目以小戏为多,大本戏较少,表演上也较多吸收花灯的表演技艺,音乐曲牌丰富,男女分腔,行当分腔,声腔亦自成一体...

  •  北京创典文化 辰河戏有哪些特点?

    辰河戏的表演原始粗犷,豪放明快,幽然深情,一般是用表演舞台演唱的“高台戏”、表演木偶戏的“低台戏”,以及坐唱的“围鼓堂”3种形式演出,唱腔分高、低、唱、弹4大类,并以高腔为代表。 辰河戏是源于地方巫、傩、道的娱神而逐步演变过来的,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戏剧种,被国外学术界称为中国戏的“活化石”。系...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