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译文:蝉低着头饮着清澈的露水,从高大的梧桐树上发出叫声。它身居高处,声音自然能够传的很远,并不是借助秋风的吹送。2. 《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原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3. 注释:①垂緌(ruí):古代官帽打结...
总的来说,虞世南的《蝉》诗不仅描绘了蝉的生存状态,更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境遇,是一首寓言式的咏怀佳作,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坚韧品格。
诗中的蝉象征着君子,应如蝉一样,不依赖外物,凭借自身的高洁与才华,使声名远播。虞世南借此诗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调无论生命长短,都应保持乐观,追求内心的纯净与高尚。这种写作手法,先抑后扬,先描绘蝉的生活环境,再突显其内在品质。诗人通过对蝉的赞美,间接地表达对君子品格的崇敬...
诗人通过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他相信,那些具有高尚品质的人,不需要依赖权势或他人的帮助,就能使自己的名声传遍四方。这不仅是一种对自身品格的高度自信,也是一种雍容不迫的气韵风度。这首诗是一首咏蝉之作,歌颂了蝉的高洁品格。但同时也是一种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蝉...
《蝉》表达了诗人孤芳自赏,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郁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污的思想感情。这是初唐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主要以蝉的形状、习性以及所发出的声音,暗示诗人高尚的品行志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