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岳母刺字 自明代中期开始,岳母刺字的故事逐渐广为流传。 在嘉靖三十一年的《武穆精忠传》中,详细记载了岳飞因深感家乡百姓困苦,自掏腰包找来工匠在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以此自勉并鼓舞他人的故事。2. 岳飞自刺或部将张宪刺字 另一种说法是在明末的《精忠旗传奇》中记载的,称“精忠报...
岳母刺字至明代中叶,岳飞的故事开始广为流传。成化年间创作的《精忠记》,也仅提及岳飞背脊有“赤心救国”字样。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熊大本的《武穆精忠传》记有岳飞见汤阴家乡有人因生活所迫,聚啸山林,为自勉和勉人,乃去钱请工匠在背上深刺“精忠报国”四字。明末,由李梅草创,冯梦龙改定...
自明代中期开始,岳飞的故事在民间逐渐广为流传,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典故之一是关于岳母刺字的故事。成化年间的作品《精忠记》中,虽然提到了岳飞背脊上的字迹,但仅仅提及为“赤心救国”。到了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熊大本的《武穆精忠传》为我们提供了更详细的记载。据说,岳飞目睹家乡汤阴的百姓因生活...
1、精忠报国故事梗概:岳飞是南宋的着名的军事家,抗金名将,他那精忠报国,光彩照人的故事千百年来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岳飞从小勤奋好学,文武双全,就在岳飞20岁那年,金兵侵犯中原,所到之处,烧杀抢掠。岳飞是个爱国的热血青年,他决定奔赴战场,杀敌报国。岳飞的母亲最了解岳飞的心思,他鼓...
岳飞幼年丧父,由母亲养育成人。传说其母透过在他的背上刺“尽忠报国”[1]四个字,让他铭记国仇家恨。曾经拜周侗为师学习武艺。1124年21岁从军为宗泽部下,屡建战功,尝以八百岳家军大破万五金兵,声名大噪。历官御前忠武统军、鄂州驻答诸军都统制使、河阳等三镇节度使。1126年靖康之变,金兵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