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池词语典故

黑土的出现引出西域胡人的知识,而池中的灵沼,曾是尧帝治水时的停泊地,与白鹿原有着神秘的联系。汉武帝的梦境和池边的明珠,似乎预示着鱼的报恩,而镐池则位于昆明池北,是周朝的遗迹。昆明池不仅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故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与文化交融的生动例证。
昆明池词语典故
昆明池,这个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水域,最早见于《西南夷传》的记载。天子欲征伐昆明未能如愿,借此激发灵感,模仿身毒国的竹市,以昆明国的滇池为模板,开凿了规模宏大的昆明池,用以训练水军,演练水战策略。
《食货志》记载,昆明池的修建与越国的水战计划有关,它成为两国间水战准备的关键设施。池中的船只种类繁多,有戈船、楼船,船身饰以戈矛和幡旄葆麾,显得威武壮观。
《三辅旧事》和《三辅旧图》进一步描绘了昆明池的详细风貌,如豫章台、石鲸等,石鲸在雷雨时发出吼声,汉代以此祈雨,颇为神奇。甘泉宫南面的昆明池还有波殿,桂木柱子随风飘香,龙首船载着宫女游玩,是皇家观赏的场所。
《庙记》提到,昆明池不仅是军事演练地,还是祭祀和民生供给的来源,池旁建有宫室,养鱼供奉陵墓,同时也为长安人提供了食物。《关辅古语》中提及的石人象征着牛郎织女的故事,将池与天河相连,增加了神秘色彩。
《西京赋》和《三秦记》讲述了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时的奇特经历,黑土的出现引出西域胡人的知识,而池中的灵沼,曾是尧帝治水时的停泊地,与白鹿原有着神秘的联系。汉武帝的梦境和池边的明珠,似乎预示着鱼的报恩,而镐池则位于昆明池北,是周朝的遗迹。
昆明池不仅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故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与文化交融的生动例证。扩展资料1.湖沼名。汉武帝元狩三年于长安西南郊所凿,以习水战。池周围四十里,广三百三十二顷。宋以后湮没。《汉书.武帝纪》:"﹝元狩三年春﹞发谪吏穿昆明池。"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西南夷传》有越嶲﹑昆明国,有滇池,方三百里。汉使求身毒国,而为昆明所闭。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习水战,在长安西南,周回四十里。"后亦以泛指帝京附近的湖沼。 2.湖沼名。即今云南省滇池。 3.湖沼名。指北京市颐和园中的昆明湖。

2024-08-03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8:17: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三辅旧事》中记载着昆明池,说它有三百三十二顷,池中有戈船数十艘,楼船一百艘,船上立戈矛,四角皆幡旄(mao)葆麾。《三辅旧图》中提到上林苑中的昆明池,周围四十里。又说,昆明池中有豫章台,还有石刻的石鲸。石鲸的长度为三丈,一遇雷雨,石鲸常吼叫,鬐(qi)尾皆动。汉代祭这个石鲸...

  • 《庙记》提到,昆明池不仅是军事演练地,还是祭祀和民生供给的来源,池旁建有宫室,养鱼供奉陵墓,同时也为长安人提供了食物。《关辅古语》中提及的石人象征着牛郎织女的故事,将池与天河相连,增加了神秘色彩。《西京赋》和《三秦记》讲述了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时的奇特经历,黑土的出现引出西域胡人的知识...

  •  8010097277 “汉习楼船” 典故 中"昆明池"指的是现在的哪?

    1.湖沼名。汉武帝元狩三年于长安西南郊所凿,以习水战。池周围四十里,广三百三十二顷。宋以后湮没。《汉书.武帝纪》:"[元狩三年春]发谪吏穿昆明池。"颜师古注引臣瓒曰:"《西南夷传》有越嶲、昆明国,有滇池,方三百里。汉使求身毒国,而为昆明所闭。今欲伐之,故作昆明池象之,以习水战...

  •  翡希旅行日记 颐和园中的湖为什么叫昆明湖

    颐和园中的湖叫昆明湖,是因为乾隆帝采用了汉武帝在长安都城凿昆明池操练水师的典故,此名沿用至今。具体来说:命名由来:乾隆帝在清代时凿深了昆明湖的前身瓮山泊并加以扩充,使其成为面积比明代时扩大两倍的湖泊,并始名昆明湖。这一命名旨在纪念汉武帝的昆明池,寓意着操练水师、保卫国家的决心。历史...

  • 4、为了训练士兵水战能力,汉武帝在上林苑里修建了昆明池来操练水兵。诗人杜甫曾经在诗中写道:“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5、昆明池后来逐渐变成了泛舟游玩的地方,同时它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工湖。昆明池水域面积很大,一直到了唐朝时由于各种原因才干涸。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