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杀止杀历史典故

"以杀止杀"是一个历史典故,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的战争和斗争中。这个典故最早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了战国时期齐国辅政大臣范睢和齐湣王的故事。当时,齐湣王听信谗言,对范睢怀有疑虑,认为范睢私通外敌,要将他处死。范睢知道国君的疑虑,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提出一计:“以杀止杀。
以杀止杀历史典故
"以杀止杀"是一个历史典故,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的战争和斗争中。

这个典故最早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了战国时期齐国辅政大臣范睢和齐湣王的故事。当时,齐湣王听信谗言,对范睢怀有疑虑,认为范睢私通外敌,要将他处死。范睢知道国君的疑虑,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提出一计:“以杀止杀。”他认为国家面临外患时,应该通过外战来转移国内的矛盾,从而解决内忧。齐湣王听从了范睢的建议,开始了一系列对外战争,成功转移了国内矛盾,稳定了内政。

这个典故被后人引用并广泛运用于历史上许多战争和斗争事件中,寓意在关键时刻敢于决断,采取果断行动的重要性。2024-08-05
球球词典 阅读 31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9:06:1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以杀止杀"是一个历史典故,被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的战争和斗争中。这个典故最早出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了战国时期齐国辅政大臣范睢和齐湣王的故事。当时,齐湣王听信谗言,对范睢怀有疑虑,认为范睢私通外敌,要将他处死。范睢知道国君的疑虑,为了证明自己的忠诚,提出一计:“以杀止杀。

  •  哲哥聊历史2333 以刑止刑是什么意思?以刑止刑成语造句和典故

    出处 《周书·武帝纪下》:“以刑止刑,世轻世重。罪不及嗣,皆有定科。”示例 不立制度,则未之前闻,故曰~,以杀止杀。 ★《唐律·名例一》百度百科地址:baike.baidu.com/view/97159.htm SOSO百科地址:baike.soso.com/v302375.htm 百度搜索:《 点击此处 》

  •  金色盛典历史 云台二十八将之四:耿,字伯昭,为东汉统一立下赫赫战功

    三世为将,道家所忌,而耿氏累叶以功名自终。将其用兵欲以杀止杀乎?何其独能隆也! 赞曰:好经武,能画能兵。往收燕卒,来集汉营。请闲赵殿,酾酒齐城。 刘秀:昔韩信破历下以开基,今将军攻祝阿以发迹,此皆齐之西界,功足相方。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劲敌,其功乃难于信也。 慕容钟:昔韩信以裨将伐齐...

  •  久九真0P 就地正法是成语吗

    目无法纪:mù wú fǎ jì法纪:法律和纪律。心目中没有法律和纪律。形容人肆无忌惮地为非作歹。急急如律令:jí jí rú lǜ lìng汉代公文常以“如律令”或“急急如律令”结尾,意谓立即按照法律命令办理。后多为道教咒语或符箓文字用以勒令鬼神按符令执行。以杀止杀:yǐ shā zhǐ shā用严...

  •  小文芋月西2158 杀的组词大全(约50个) 杀的词语解释_杀是什么意思?

    典故:驱除干净,彻底消灭。比喻残忍狠毒,不留余地。 30、自相残杀造句:三周后,恶劣的天气和紧缺的物资已使数名探险队成员丧生,其他人被迫自相残杀以求生存。最后七名生还者到达了一个美国原住民村落。 典故:残:伤害。自己人互相杀害。 31、格杀勿论造句:由于一名30岁发型师遭警察开枪误杀后,其父亲出面呼吁(南...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