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见老子的典故主要记载了他与老子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四次会面:第一次会面:时间:鲁昭公七年,即公元前535年。年龄与身份:此时孔子17岁,尚未成名。地点:鲁国的巷党。记载:据《礼记·曾子问》记载,这是孔子早年向老子请教礼制的一次会面。第二次会面:时间: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即公元前518年...
《庄子·天运》中“孔子南下见老子”的故事及感悟 故事概述:孔子年五十一岁,仍未悟得大道,于是南下到沛地拜见老子。老子问孔子是否得道,孔子坦言未得。老子接着询问孔子求道的方法,孔子先后提到自己曾在度数(指礼法度数、规矩方圆等)上寻求五年未果,又在阴阳(指天地阴阳、万物变化等)上探求十二年...
二、具体典故 《礼记·曾子问》记载:公元前535年,即鲁昭公七年,当时孔子年仅17岁,他前往鲁国的巷党向老子请教礼学。这次会面是孔子早年求学经历中的重要一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公元前518年,即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孔子再次拜访老子,地点在周都洛邑(今河南洛阳)。这次会面中,孔子与...
1、典故:老子与孔子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子伫立岸边,不觉感叹人生苦短,尚未建功立业。老子以道法自然来释答。最后,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子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老聃曰:子来乎?吾闻子,北方之贤者也,子亦得道乎?”孔子曰:“未得也。”老子曰:“子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度数,五年而未得也。”老子曰:“子又恶乎求之哉?”曰:“吾求之于阴阳,十有二年而未得。”老子曰:“然。使道而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