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见老子的典故:1、《礼记曾子问》:鲁昭公七年即公元前535年,孔子17岁时问礼于老子,地点在鲁国的巷党;2、《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在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即公元前前518年,地点在周都洛邑今洛阳;3、《庄子天运》:在孔子53岁时,即周敬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地点在沛的;4、《吕氏春秋当...
据《礼记曾子问》记载,早在鲁昭公七年,即公元前535年,年仅17岁的孔子便心怀敬意,向老子问礼。这一会面发生在鲁国的巷党,那时的孔子虽年少,但对学问的渴望和对智慧的追求已初露锋芒。时间流转至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即公元前518年,地点移至周都洛邑,今洛阳。此时的孔子与老子再次相遇,据《史...
1、典故:老子与孔子行至黄河之滨,见河水滔滔,浊浪翻滚,其势如万马奔腾,其声如虎吼雷鸣。孔子伫立岸边,不觉感叹人生苦短,尚未建功立业。老子以道法自然来释答。最后,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子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
孔子见老子的典故是:老子与孔子行至黄河之滨,孔子感叹人生苦短,老子以道法自然释答,并借水阐述“上善若水”的道理,指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谦下之德,孔子深受启发,表示将遵奉不怠。孔子人物介绍: 基本信息: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祖籍宋国栗邑。 身份地位:...
公元前538年的一天,孔子对弟子南宫敬叔说:“周之守藏室史老聃,博古通今,知礼乐之源,明道德之要。今吾欲去周求教,汝愿同去否?”南宫敬叔欣然同意,随即报请鲁君。鲁君准行。遣一车二马一童一御,由南宫敬叔陪孔子前往。老子见孔丘千里迢迢而来,非常高兴,教授之后,又引孔丘访大夫苌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