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的有什么典故头伏饺子二伏面是从

一、头伏吃饺子“元宝藏福”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总称为三伏。因饺子形似元宝,元宝...
开始的有什么典故头伏饺子二伏面是从
一、头伏吃饺子“元宝藏福”
秦汉时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说法,认为最热的夏天日子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于是规定从夏至过后的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从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也称终伏,总称为三伏。
因饺子形似元宝,元宝属金,“伏”与“福”谐音,因此,头伏吃饺子的谐意就是“元宝藏福”。
二、二伏吃面“辟恶”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古人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六月沾着恶月的边儿,所以也要“辟”。
入伏的时候,恰恰过完麦收。用营养丰富的新小麦磨成面粉煮汤吃,吃后出一身汗可以祛除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所以伏天里吃热面是有科学道理的。
伏天除了喝热汤面,还可以吃过水面。将煮好的面条用凉水过出,拌上蒜泥,浇上卤子,不仅刺激食欲,而且“败心火”。
三、烙饼摊鸡蛋欢送伏天
三伏在立秋之后,天气开始转凉,这个时节再大汗淋漓地吃“热汤面”就容易着凉了,而此时那些“歇伏”的母鸡们“休整”了二三十天也开始“工作”了,正好能为人们提供一些积蓄营养的鸡蛋。因此,对于过去的百姓来说,夏日里能吃到烙饼摊鸡蛋可谓美味享受,同时也带有欢送伏天离去的意思。2018-12-01
球球词典 阅读 25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1:58:5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头伏吃“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一习俗源于我国传统的“三伏”节气。每年夏日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我国独有的“三伏”节气,并都印在我国的日历上。“三伏”的来历可以追溯到我国从公元前776年至今流行的“干支纪日法”,即把天干和地支各取一个字结合而得甲子、乙丑、丙寅……等六十...

  •  谷艾文艺苑 为什么说“头伏饺子二伏面”?

    “头伏饺子二伏面”这一说法主要源于中国的传统习俗和饮食文化,具体解释如下:头伏吃饺子的习俗:寓意吉祥:在伏天开始时吃饺子,寓意着“元宝藏福”,因为饺子的形状类似于古代的元宝,象征着财富和好运。补充营养:入伏时,人们往往食欲不振,而饺子作为一种多样化的食物,可以包含多种蔬菜和肉类,有助...

  •  谷艾文艺苑 头伏饺子二伏面的来历

    “头伏饺子二伏面”的来历与中国北方地区的传统习俗和农耕文化有关。具体解释如下:地域特色:这句俗语主要流行在中国华北平原地区,特别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这些地区基本是以传统农耕核心区为主,且多是小麦主产区。因此,饺子、面条之类的面食是这些地区的日常主食,伏天的食俗也自然围绕...

  •  谷艾文艺苑 头伏的饺子二伏的面说法

    “头伏的饺子二伏的面”是中国北方流传已久的三伏天饮食习俗,蕴含着顺应时节的智慧与文化寓意。头伏吃饺子有“元宝藏福,开胃补能”的说法。文化寓意上,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谐音,象征“元宝藏福”,寓意平安度夏、福气满满,该习俗可追溯至三国时期。饮食智慧方面,伏天高温使人食欲下降,饺...

  •  谷艾文艺苑 头伏饺子二伏面有什么说法

    “头伏饺子二伏面”是中国北方三伏天传统食俗,蕴含养生智慧和文化寓意,具体说法如下:头伏吃饺子有应季滋补、寓意吉祥的说法。习俗来源上,伏天高温使人易食欲不振,饺子荤素搭配、营养全面,能补充出汗流失的能量,且面皮用新麦制作,有“尝新”之意。文化寓意方面,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谐音...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