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告诉我,三伏天是根据什么确定的,有什么典故么?

“三伏”是:7月15日,阴历初十庚子日为初伏(又叫头伏);7月25日阴历二十庚戌日为中伏(二伏);8月14日,阴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今年的“年份”就是“
请告诉我,三伏天是根据什么确定的,有什么典故么?
“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据《通书》、《阴阳历书》和《万年历》查考可知:今年是阳历公元2005年,阴历乙酉(鸡)年。“三伏”是:7月15日,阴历初十庚子日为初伏(又叫头伏);7月25日阴历二十庚戌日为中伏(二伏);8月14日,阴历七月初十日庚午日为末伏(三伏)。 一般年份,每伏十天,三伏共三十天。但今年的“年份”就是“中伏”(二伏)二十天。因此,“三伏”期共四十天。即从阴历初十初伏起,至末伏的最后一天(阴历七月二十日)出伏止,前后正好四十天。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每年夏至以后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的日子)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合起来称为三伏。俗话说“热在三伏”,按照我国传统历法,今天开始进入夏季常年相对最热的“三伏天”。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个连续时段。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始日(今天是今年的初伏始日),第四个庚日为中伏始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始日,每伏10天,但有些年份中伏为20天,比如今年。一般说来,“三伏天”中又以“中伏”的平均气温最高。当然,古人的这种推算方法并不十分科学,并不一定与当年的气象实际紧密结合,各地全年中的极端最高气温也不一定出现在“中伏”,甚至不一定在“三伏”。但不管怎么说,“三伏天”确实是盛夏酷暑的时候,大家要注意防暑降温。 初伏 头伏 夏至1后第三个庚日2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第三个庚日为入伏,作为初伏的第一天。 中伏 二伏 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3后第一个庚日前的一段时间。第四个庚日定为中伏开始的第一天,农历七月前立秋者,则中伏为10天;农历七月后立秋 者,则中伏为20天。 末伏 终伏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到第二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第二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2014-08-04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3:06: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st0402 怎么算伏断日

    “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确定的。三伏的日期是 按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按农历的规定,数伏,并不是从夏至数起,所 谓“夏至三庚便数伏”,也就是说,在夏至以后的第三个庚日(指干支纪日中带有“庚”字 的日子)是 “初伏”,第四个庚日是 “中伏”,第五...

  •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十天共三十天。”有的年份“中伏”为二十天,则共有四十天。 据《通书...

  •  宜美生活妙招 三伏天怎么算

    三伏天的算法主要基于农历中的庚日来确定,具体规则如下:三伏天的定义:三伏天指的是初伏、中伏、末伏这三个时间段,它们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时间范围:三伏天按照农历来计算,大致落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之间。庚日的确定:初伏: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算起,为初伏的第一天。

  •  誉祥祥知识 三伏天怎么算

    包含部分:三伏天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这三个阶段都是根据庚日来确定的。庚日影响:初伏和末伏都是固定的十天,但是中伏的天数就不一定了。它要看夏至和立秋之间有多少个庚日。要是有四个庚日,那中伏就是十天;要是有五个庚日呢,那中伏就是二十天啦!所以呀,庚日出现的早晚可是会影响中伏的长短的...

  •  唔哩生活 三伏天怎么算出来的 每年三伏天怎么样计算

    1.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其计算依据是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法。每一伏持续十天,这是根据天干的十个符号进行计算的。2. 确定三伏天的开始,需找到夏至后第三个天干为“庚”的日子。以2006年为例,夏至是6月21日,那天是辛日。计算28天后,第三个庚日为7月20日,因此,2006年的第一伏开始...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