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的典故及其出处?

其中申生是主要加害的对象。重耳知道狄夫人的意图,就带着几个随从逃走了,从此周游列国,取得大国的信任,为其后来回国继位打下基础。而申生明知有人加害,也要固守孝道不离本国,最终被谗言加害,落个自刎身亡的下场。这就是所谓的“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的典故。
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的典故及其出处?
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出自《史记晋 世家》。
说重耳、夷吾、申生皆为晋献公的公子,申生为献公正夫人所生是嫡出,被立为太子,后献公正夫人去逝,晋献公纳狄女为夫人,狄女为其生二子,献公爱狄女遂有废立之意,而狄女也处心积虑要害死献公的这三个儿子,其中申生是主要加害的对象。
重耳知道狄夫人的意图,就带着几个随从逃走了,从此周游列国,取得大国的信任,为其后来回国继位打下基础。而申生明知有人加害,也要固守孝道不离本国,最终被谗言加害,落个自刎身亡的下场。这就是所谓的“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的典故。

扩展资料:
作品评述:
西周初年,周成王封自己的弟弟叔虞于唐,称为唐叔虞。唐曾是尧的都城。据《毛诗谱》说,叔虞的儿子燮父因尧墟以南有晋水,改称晋侯。
本篇所记从成工削桐叶为_以封叔虞起至晋静公二年(前376)魏、韩、赵三家分晋止,大约有六个半世纪的历史。晋国的内乱始自晋穆侯。
晋穆侯娶齐女姜氏为夫人,生一太子,取名曰“仇”。晋国大夫师服认为,太子名曰仇,少子名曰成师,这是嫡庶名字的颠倒,预示着晋国将要发生内乱。
果然,穆侯死后,弟殇叔自立为君,太子仇出奔,内乱开始。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其根本原因在于君子所言:“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
逃亡途中,他爱恋在齐国娶的妻子,贪图安乐,竟忘记重任,放弃理想,不再奋发向前。他的妻子与随从用计灌醉他,抱他上车,离开齐国。
醒后,他知中计,想杀死随从——自己的舅父。这是他的错误之一。返回晋国后,他奖赏与他同舟共济的有功之臣时,忘记了介子推,引起介子推及其随从的不满。这是他的错误之二。
但晋文公终归不愧为贤君,他知错必改,有错必纠,当认识到随从用计使他离开齐国是正确的作法时,他终于没有杀死舅父而与随从们一起前行了。
当他认识到未及时给介子推行赏之错时,便派人到处寻找介子推。当听说介子推已进入绵上山时,他便下令把整座山做为“介推田”封给介子推,改绵上山为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这些做法都争得了民心,巩固了他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晋世家

2022-11-15
“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出自《史记·晋世家》。
这个典故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的太子申生在国内遭到陷害,而他的弟弟重耳则在外国避难最终回国继位的故事。申生是晋献公的太子,但由于晋献公听从了宠妃骊姬的谗言,杀死了申生,而重耳则在外流亡期间得到了各国的帮助,最终成功回国继位。
这个典故的含义是,在困境中寻求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智慧和勇气,同时也需要得到外部的支持和帮助。2023-06-22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5:57:1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唔哩头条 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的典故及其出处?

    1. 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的典故出自《史记·晋世家》。2. 晋献公的公子重耳、夷吾、申生,其中申生为太子,是献公正夫人的嫡出。3. 献公正夫人去世后,献公宠爱狄女,狄女生下两子,欲废立太子。4. 重耳察觉狄女意图,逃亡国外,周游列国,积累了信任和声望。5. 申生虽知有人加害,坚持孝...

  • 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出自《史记晋 世家》。说重耳、夷吾、申生皆为晋献公的公子,申生为献公正夫人所生是嫡出,被立为太子,后献公正夫人去逝,晋献公纳狄女为夫人,狄女为其生二子,献公爱狄女遂有废立之意,而狄女也处心积虑要害死献公的这三个儿子,其中申生是主要加害的对象。重耳知...

  •  唔哩头条 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的典故及其出处?

    4. 申生虽然知道有人谋害他,但坚守孝道,不愿离开国家。最终,他因受到 false 指控而自尽,这就是“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的故事。5. 这个典故反映了不同的道德选择和命运结果。重耳的选择使他得以生存并最终成为晋国的君主,而申生的坚守却导致了他的悲剧性结局。6. 晋献公的这段历史,以...

  •  妖感肉灵10 “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如何解释?

    晋献公大怒,大骂申生不孝,阴谋杀父夺位,决定要杀申生。申生闻讯,也不作申辩,自刎身亡。诸葛亮对刘琦说:“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刘琦马上领会了诸葛亮的意图,立即上表请求派往江夏(令湖北武昌西),避开了后母,终于免遭陷害。

  •  唔哩头条 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

    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这句话出自《史记·晋世家》,讲述了晋献公的两位公子重耳和申生的不同命运。申生是晋献公的正夫人所生,是名正言顺的太子。然而,晋献公后来宠爱狄女,并听信其谋害太子的谗言,导致申生含冤自尽。与此同时,重耳因得知狄夫人的阴谋,明智地选择逃离国家,四处流亡。在...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