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啖其肉典故

意思是在其活生生的身体上咬下肉来。一般用于有深仇大恨的人!这个典故出自南朝梁国的公主。主人公是南朝梁国的溧阳公主萧妙淽。萧妙淽的父亲是南朝简文帝萧纲,母亲是范淑妃,作为一国的公主,萧妙淽自小就会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长得好看,而且通音律,爱好诗词,十分受祖父的梁武帝的喜爱。可是这么好的...
生啖其肉典故
意思是在其活生生的身体上咬下肉来。
一般用于有深仇大恨的人!这个典故出自南朝梁国的公主。主人公是南朝梁国的溧阳公主萧妙淽。萧妙淽的父亲是南朝简文帝萧纲,母亲是范淑妃,作为一国的公主,萧妙淽自小就会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长得好看,而且通音律,爱好诗词,十分受祖父的梁武帝的喜爱。可是这么好的姑娘怎么会去吃人肉呢?而且吃的还是自己丈夫的肉。这就不得不提到她的丈夫——侯景。溧阳公主十四岁的时候就嫁给了这个侯景,其实也不算是嫁过去的,是被人家强抢过去的。这个侯景又是个什么人呢?候景是羯族人,先不说他家世不显,自己也没什学问,而且还相貌丑陋,声音嘶哑,长得像只豺狼,身高不满七尺,换算一下就是一米六三左右。而且羯族人在当时是一个概念呢?吃人肉、喝人血,野蛮之辈。一个公主怎么会嫁给这种人呢?那就得说说侯景的“发家史”了。侯景原名侯骨,北魏末年跟随权臣高欢,高欢也是候景唯一服从的人。侯景曾说过:“王(高欢)在,吾不敢有异;王无,吾不能与鲜卑小儿(指高欢的儿子高澄)共事。”高欢死之后,侯景果然带人反叛,被高欢的儿子高澄打败,于是就带了八百来号人投奔梁朝。高澄见侯景跑了,就将侯景的妻子儿子抓住煮着吃了。不得不说,当时的人真是令人胆寒,吃人吃的这么随意,简直就是一群没有开化的野人。侯景到了梁国,梁武帝接纳了他,还给他封了个官,但这个侯景得寸进尺,就向梁武帝请求赐婚,想要一个名门望族家的姑娘当老婆。他觉得,我的老婆儿子都没有了是因为我来投奔你闹得,你得赔我一个老婆。梁武帝看看侯景,觉得这就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啊,就没有答应。侯景这就很不高兴了,他想我要一个名门望族的姑娘你不肯给我,那我就要娶你们皇室的姑娘。侯景看好的姑娘正是溧阳公主,当时的溧阳公主十四岁,最得梁武帝的宠爱,而且美的不可方物。侯景想,这个老皇帝在位,我肯定不能把公主弄到手,得先把这个老皇帝扳倒。
548年,侯景在寿阳起兵叛乱,次年攻占了梁朝的都城。这时的侯景可真是得意洋洋,他去见梁武帝,将梁武帝羞辱一顿之后,竟下令断绝梁武帝的吃食,将梁武帝生生给饿死了。真是残忍啊!侯景又将溧阳公主的父亲萧纲立为新帝,同时迫使溧阳公主嫁给他为妻,溧阳一个弱女子又怎么能反抗得了呢。可惜花一样的公主,就插在侯景这坨牛粪上。新帝在位也只有一百多天,就被侯景给下毒害死了。溧阳公主可真是要恨死了侯景,自己的爷爷,父亲都死在了侯景手下。怪不得一个娇滴滴的公主,为了泄愤,竟然会生吃人肉!俗话说得好“恶人自有天收”,侯景没有猖狂多久,就被萧氏一族起兵讨伐,手下人见侯景大势已去,就把侯景给杀了。侯景死后,他的头割下来送给了梁朝;手砍下来送给了高澄;身体也没浪费,拿盐腌了腌,扔到了大街上。街上人看见是侯景的身体,蜂拥争抢,就为了吃他一口肉泄泄愤,有一个人抢到之后竟没自己吃,反而是送去给了溧阳公主。溧阳公主虽然名义上是侯景的妻子,但也是恨惨了侯景,她将侯景的肉整块吞下,嚼吧嚼吧都吃了。2024-08-25
球球词典 阅读 21 次 更新于 2025-07-27 00:34:2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意思是在其活生生的身体上咬下肉来。一般用于有深仇大恨的人!这个典故出自南朝梁国的公主。主人公是南朝梁国的溧阳公主萧妙淽。萧妙淽的父亲是南朝简文帝萧纲,母亲是范淑妃,作为一国的公主,萧妙淽自小就会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仅长得好看,而且通音律,爱好诗词,十分受祖父的梁武帝的喜爱。可是这么好的...

  •  翡希信息咨询 生啖其肉典故

    生啖其肉这一典故出自南朝梁国的公主溧阳公主萧妙淽的故事。以下是关于该典故的详细解释:背景:溧阳公主是南朝简文帝萧纲的女儿,自幼受到良好教育,长相美丽且多才多艺。她的丈夫侯景是一个羯族人,因反叛北魏失败后投奔梁朝,后来发动叛乱并攻占梁朝都城。侯景的恶行:侯景在攻占都城后,羞辱并饿死了...

  •  文暄生活科普 生啖其肉什么意思

    历史典故:该词组源于南朝梁国公主萧妙淽的故事。作为南朝简文帝的女儿,溧阳公主萧妙淽因国家灭亡而被迫与叛将侯景成婚。侯景之乱后,侯景被梁朝将士生擒,溧阳公主在愤恨之下,竟亲自“生啖侯景肉”。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她对侯景的深仇大恨,也成为了历史上一个极具震撼力的典故。

  •  可爱电台AL 有关孟母教子的故事

    "于是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以)表明她没有欺骗.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买肉啖子”的故事,讲的就是孟母如何以自己的言行对孟子施以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

  •  懂视生活 割肉相啖原文内容及翻译

    割肉相啖,是一个历史典故。以此讥讽为了一时的虚荣心,而忘记真正的价值的人。2、齐之好勇者,其一人居东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于途,曰:“姑相饮乎!”觞数行,曰:“姑求肉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求肉而为?于是具染而已。”引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勇若此...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