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东山再起”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东山再起”出自《晋书·谢安传》。典故如下:- 背景:东晋时期,谢安出身士族,年少有为,学识渊博且擅长书法,与王羲之交好,常隐居会稽东山,不愿做官。- 起因:谢安多次推辞做官,甚至上任后也很快辞职。后来征西大将军桓温邀请他出山做司马,谢安在四十多岁时被迫答应。- 发展:在谢安即将出任的...
成语“东山再起”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东山再起”出自《晋书·谢安传》。
典故如下:- 背景:东晋时期,谢安出身士族,年少有为,学识渊博且擅长书法,与王羲之交好,常隐居会稽东山,不愿做官。- 起因:谢安多次推辞做官,甚至上任后也很快辞职。后来征西大将军桓温邀请他出山做司马,谢安在四十多岁时被迫答应。- 发展:在谢安即将出任的那天,朝廷官员送行,中丞高菘开玩笑说谢安过去高卧东山,屡次违背朝廷旨意,现在终于出来了,这就是“东山再起”典故的由来。- 高潮与结局:谢安在桓温幕府表现出色,后来官至宰相。在公元383年的淝水之战中,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以八万兵力大败前秦八十万大军,使东晋政权转危为安。在接到捷报时,他仍镇定地与客人下棋,展现了非凡的气度和沉稳。
2025-01-24
球球词典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9-11 04:49:44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武汉誉祥科技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谁

    “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意思是谢安隐居会稽东山,年过四十又出任桓温司马,屡经升迁为中书、司徒等重要职责,晋国依赖使国家转危为安。东山再起成语故事 东晋名士谢安,天资聪颖,从小就才学过人...

  • 成语“东山再起”出自《晋书·谢安传》。典故如下:- 背景:东晋时期,谢安出身士族,年少有为,学识渊博且擅长书法,与王羲之交好,常隐居会稽东山,不愿做官。- 起因:谢安多次推辞做官,甚至上任后也很快辞职。后来征西大将军桓温邀请他出山做司马,谢安在四十多岁时被迫答应。- 发展:在谢安即将出任的...

  • “东山再起”出自《晋书?谢安传》,讲的是东晋名士谢安重新出山做官的故事。后来用以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成语【典故】谢安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身士族,年轻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

  •  唔哩生活 成语东山再起的出处是

    成语“东山再起”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暮秋……呈苏涣侍御》。这个成语的故事背景与东晋时期的著名文人谢安有关。谢安以其卓越的才华和隐逸的生活态度闻名于世。最初,他在司徒府中担任著作郎,但不久后便以健康为由辞去官职,返回故乡会稽。扬州刺史庾冰后来邀请他前去任职,但他依然坚决拒绝。庾冰多次派...

  • 3、原文出处:《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谢公始有东山之...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