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都有什么历史故事和典故?

美食背后的小故事:1、东坡肉 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所创制。1080年苏东坡谪居黄冈,因当地猪多肉贱,才想出这种吃肉的方法。人们开始竞相仿制,并戏称为“东坡肉”。追本穷源,苏轼的这种红烧肉最早在徐州的创制,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2、水晶肴肉 肴肉传说在镇江还...
美食都有什么历史故事和典故?
美食背后的小故事:
1、东坡肉

相传为北宋诗人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所创制。1080年苏东坡谪居黄冈,因当地猪多肉贱,才想出这种吃肉的方法。人们开始竞相仿制,并戏称为“东坡肉”。追本穷源,苏轼的这种红烧肉最早在徐州的创制,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

2、水晶肴肉

肴肉传说在镇江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次张果老接到王母娘娘的请柬,请他去瑶池赴蟠桃宴。半路上,张果老忽然嗅到一股奇异的香味,仔细一看,原来是水晶肴肉散出的香味,不由馋虫挠心,便变成一个老头买了一些,饱餐一顿,继续上路。快到瑶池时,忽然对赴蟠桃宴没了兴趣,心想水晶肴肉如此好吃,何必再赴蟠桃宴,于是掉转毛驴,打道回府了。

3、飞龙汤

在东北民间,曾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的说法。所谓龙肉,指飞龙肉而言。相传,飞龙是曾受过封的一种专给皇帝进贡的山珍,世上罕见,其肉细嫩,味鲜美,早在14世纪就闻名于世。此菜汤清见底,汤中红、白、绿、黑四色相间,其味鲜咸异美。此菜以飞龙(榛鸡)为主要原料,配以口蘑,汤呈乳白色,味极鲜美。三味同食,极富营养,是滋补之美味汤菜。

4、无为熏鸭

无为熏鸭最初的由来还跟朱元璋有关系。原来明太祖朱元璋小的时候家穷,给人家放牛。但是东家不给他吃饱肚子,所以一群放牛童聚在一起,便干起捉野鸭子的活计来了。他们不敢带回家去吃,就在野外割些茅草,架起火来熏烤。有时烤不熟,便埋在火灰裏,等第二天扒出来,鸭肉又香又烂,好吃极了。

后来,这一做法在民间流传开来,并由安徽省无为县卖牛肉的回民马常有发扬光大,还摸索出用锯末熏鸭的独特制作工艺,从此无为的马常有清真熏鸭生意做大了,而“无为熏鸭”成了风靡全国的地方风味食品。

5、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清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万福桥一家小饭店店主陈森富(一说名陈富春)之妻刘氏所创制。刘氏面部有麻点,人称陈麻婆。她创制的烧豆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其饮食小店后来也以“陈麻婆豆腐店”为名。麻婆豆腐由于名声卓著,已流传全国,乃至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2022-10-02
球球词典 阅读 29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9:21: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唔哩生活 谁能告诉我粥的历史故事吗?也及它们典故:谢谢

    2. 潮州白粥的传统 在北宋时期,潮州地方的先贤吴复古重视粥的养生功效,认为白粥能够“推陈致新,利膈益胃”。吴复古,揭阳县蓬州郡人(今属汕头市),与苏东坡一家交好,并曾担任皇帝的老师。他的粥养生理论在潮州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喝粥的习惯在当地流传至今。潮州人的饮食习惯与粥有着密切的联系...

  •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则关于孝心与美食的动人故事。据说,很久以前,在三峡边的彭氏母子,母亲因病想吃河里的小虾。儿子彭某不顾严寒,决心为母亲获取。他不顾一切地躺在冰面上,用体温融化冰面,最终昏厥。梦中,白胡子老者传授了制作小虾的方法。彭某醒来后,按照老者的教导,做出了美味的凉虾,救活...

  •  羊羊美食日记 你知道哪些中国美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吗?

    宫保鸡丁(kung pao chicken):宫保鸡丁是四川菜中的一道名菜,以其鲜香、辣、酸、甜的味道而著称。这道菜得名于清朝官员丁宝桢,他在担任四川总督期间非常喜爱这道菜,并因此得名“宫保鸡丁”。扬州炒饭(yangzhou fried rice):扬州炒饭是江苏扬州的传统名菜,历史悠久,据说起源于隋朝。这道菜以...

  •  翡希旅行日记 金华有哪些美食?有什么典故之类的故事?

    1. 金华酥饼 美食描述:金华酥饼历史悠久,以其酥脆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闻名。 典故:相传唐朝二十四位开国元勋之一的程咬金是金华酥饼的始创人。他早年在金华以卖烧饼为生,某日烧饼过剩,为防止变质,将烧饼放在炉边烘烤。次日,烧饼变得酥脆无比,大受欢迎。程咬金因此名声大噪,金华酥饼也由此流传开来。

  •  文暄生活科普 陕西美食小吃背后的历史经典故事

    jing)糕。相传甑糕由三千多年前西周时期王子专用的食品“糗饵粉餈”演变而来。《周礼·天官》中有“羞笾之食糗饵粉餈”的记载。这些美食小吃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陕西悠久历史和文化的生动体现。每一口美食背后,都承载着一段段传奇故事,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