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和”的典故

蔺相如完璧归赵,后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认为蔺相如只不过是会说话,而自己为国打仗却地位比他低而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则使得赵国的文臣及武将关系和睦,即“人和”,最后为保住赵国抵御秦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
关于“人和”的典故
“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也有提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2012-01-18
蔺相如完璧归赵,后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认为蔺相如只不过是会说话,而自己为国打仗却地位比他低而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则使得赵国的文臣及武将关系和睦,即“人和”,最后为保住赵国抵御秦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12-01-31
《将相和》吧2012-01-22
I don't know,too.2012-01-20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20:26:3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关于人和的典故

    关于“人和”的典故主要源于《孟子·公孙丑下》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孟子·公孙丑下》中的“人和”:出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直接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含义:在这里,“人和”指的是人心的向背,即内部团结和人心的凝聚。孟子认为,在战争或治国中,即使拥有有利的天时和...

  • 关于“人和”的典故主要有以下两个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含义:这句话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认为即使拥有有利的天气和地形条件,也比不上人心的团结和协作。孟子在此处表达了他对于内部团结在政治和军事斗争中的决定性作用的看法。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  誉祥祥知识 关于人和的典故

    关于“人和”的典故,主要有以下两点:《孟子·公孙丑下》中的“人和”:出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含义:在这里,“人和”指的是人心的向背,内部团结一致。孟子认为,即使拥有天时(良好的作战时机)和地利(有利的地理条件),也不如内部团结、人心所向更...

  •  文暄生活科普 关于人和的典故

    1、“人和”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也有提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2、《孟子·公孙丑下》:是一篇气势充沛的短论。孟子生活的时代,诸侯兼并,战争频繁,人民境遇非常悲惨。孟子同情人民,反对掠夺性战争,主张君主减轻...

  • 蔺相如完璧归赵,后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认为蔺相如只不过是会说话,而自己为国打仗却地位比他低而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则使得赵国的文臣及武将关系和睦,即“人和”,最后为保住赵国抵御秦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