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作为三国最负盛名的作家,关于七步成诗有何历史典故?

曹植“七步成诗”的历史典故如下:背景: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文笔优美,深受曹操的喜爱。然而,在曹操去世后,曹植的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了魏朝并做了皇帝。由于担心曹植等兄弟会与他争权,曹丕对曹植等兄弟进行了打压。事件:一次,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
曹植作为三国最负盛名的作家,关于七步成诗有何历史典故?
曹植“七步成诗”的历史典故如下:
背景: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文笔优美,深受曹操的喜爱。然而,在曹操去世后,曹植的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了魏朝并做了皇帝。由于担心曹植等兄弟会与他争权,曹丕对曹植等兄弟进行了打压。事件:一次,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曹植在极短的时间内,吟出了那首著名的《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诗中,曹植以“煮豆燃萁”为比喻,指责曹丕手足相残。结果:曹丕听了曹植的诗后,深感惭愧,也可能是怕世人耻笑,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最终只是将曹植贬为安乡侯,没有执行死刑。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曹植的才思敏捷,也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相互残杀的黑暗场景,使得曹植得到了千载的同情,而曹丕则承受了千载的痛斥。
2025-01-23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20:34:0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曹植“七步成诗”的历史典故如下:背景:三国时期,曹操的小儿子曹植才思敏捷,文笔优美,深受曹操的喜爱。然而,在曹操去世后,曹植的哥哥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了魏朝并做了皇帝。由于担心曹植等兄弟会与他争权,曹丕对曹植等兄弟进行了打压。事件:一次,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将被处死。...

  •  eastlover 曹植的资料

    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曹植是一个很有才气的人,他从小就爱好文学,十多岁就能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他「少小好为文章」,长於文学,在兄弟中又表现得最有才能,所以曹操认为他「最可定大事」,曾几次想立他为太子。但因为他「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三国志.陈思...

  •  百度网友e21301630ca 曹植简介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生于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一说鄄城),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

  •  百度网友8d53a52cf 有谁知道在真正的三国时代中曹植的命运是如何的?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现在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最多,诗有八十多首,辞赋、散文完整的与残缺不全的共四十馀篇。从这些作品来看,其成就的确在建安时期一般作家之上。 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他以才华深得曹操的赏识与宠...

  •  百度网友796de89 曹植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之弟。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为“建安之杰”。现在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最多,诗有八十多首,辞赋、散文完整的与残缺不全的共四十余篇。从这些作品来看,其成就的确在建安时期一般作家之上。 曹植的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明显地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他以才华深得曹操的赏识与...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