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运用那个典故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运用的历史典故是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出自:《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译文: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渡江回到江东。人杰:人...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运用那个典故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运用的历史典故是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出自:《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渡江回到江东。
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项羽: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
江东:长江以南的地区,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扩展资料: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这两句诗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因其崇高的境界与非凡的气势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诗的后两句“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点出其原因所在。项羽最壮烈的举动当属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放弃暂避江东重振旗鼓的精神而自杀身亡。
在作者李清照看来这种失败中表现出来的异乎寻常的英雄气概在宋廷南渡时尤显可贵。诗人盛赞“不肯过江东”的精神,实因感慨时事,借史实来抒写满腔爱国热情。“至今”两字从时间与空间上将古与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勾联起来,透发出借怀古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2020-12-25
楚霸王项羽战败于垓下,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而不肯渡江回江东的典故。2016-12-09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也是以个人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2018-11-12
运用的历史典故是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2022-12-13
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项羽战败,跳江自尽的典故2022-12-18
球球词典 阅读 4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4:21:5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运用的历史典故是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兵败自杀。出自:《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译文:生时应当作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渡江回到江东。人杰:人...

  •  文暄生活科普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引用什么典故四年级语文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引用的典故是项羽乌江自刎。这个典故讲的是项羽在楚汉决战垓下兵败后,逃至乌江边,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选择自刎的故事。这句诗出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不仅表达了对项羽英雄气概的崇敬,也隐含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生行为的讽刺。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也是...

  •  湖北倍领科技 夏日绝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夏日绝句》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项羽的故事来表达对时局的感慨。李清照通过这首五言绝句,赞扬了项羽的壮烈之举,同时也讽刺了南宋朝廷的软弱无能。诗中写道:“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李清照对于英雄的崇敬,也流露出对时局的不满。她生逢乱世,...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运用的历史典故是秦末时自立为西楚霸王,与刘邦争夺天下,在垓下之战中,包含了楚汉相争,项羽被韩信十面埋伏于垓下,又经历了四面楚歌,楚军分崩离析,最后被包围在乌江边上,项羽不能接受失败,也无颜见江东父老,最后自刎于乌江。

  •  铛铛1100 夏日绝句诗中哪几句话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之情?

    李清照《夏日绝句》中“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句话运用了对比手法(也是用典修辞)。在这首诗中作者李清照诗借用西楚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跑主义。表达了作者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