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梁刺股中的一个典故是什么?

“悬梁刺股”中的一个典故是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的故事。具体内容如下:苏秦的志向:苏秦是战国时期东周洛阳人,出身寒门却怀有大志。他跟随鬼谷子学习游说术,希望游说天下,谋取功名。苏秦的遭遇:苏秦在列国游历了好几年却一事无成,回到家中遭到家人讥笑。但他扬名天下的雄心壮志不改,于是闭门不出,...
悬梁刺股中的一个典故是什么?
“悬梁刺股”中的一个典故是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的故事。具体内容如下:

苏秦的志向:苏秦是战国时期东周洛阳人,出身寒门却怀有大志。他跟随鬼谷子学习游说术,希望游说天下,谋取功名。苏秦的遭遇:苏秦在列国游历了好几年却一事无成,回到家中遭到家人讥笑。但他扬名天下的雄心壮志不改,于是闭门不出,昼夜攻读师父赠送的姜子牙的《阴符》。苏秦的苦读方法:为了抓紧时间学习,苏秦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读书时,把头发用绳子扎起来悬在梁上,如果自己一打盹,头发就会把自己揪醒。夜深时,如果觉得困了,就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这就是“头悬梁,锥刺股”的由来,形容人勤奋苦读,刻苦自励。
2025-02-06
球球词典 阅读 15 次 更新于 2025-07-26 23:59:4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悬梁刺股”中的一个典故是苏秦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的故事。具体内容如下:苏秦的志向:苏秦是战国时期东周洛阳人,出身寒门却怀有大志。他跟随鬼谷子学习游说术,希望游说天下,谋取功名。苏秦的遭遇:苏秦在列国游历了好几年却一事无成,回到家中遭到家人讥笑。但他扬名天下的雄心壮志不改,于是闭门不出,...

  •  翡希信息咨询 “悬梁刺股”有什么典故

    “悬梁刺股”包含两个典故,分别关于孙敬和苏秦:孙敬悬梁:时间:东汉时期。人物:孙敬,一位勤奋好学的年轻人。故事:为了防止深夜学习时困倦,孙敬用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当他读书感到困倦,头一低,绳子就会拉扯他的头发,产生疼痛感,使他清醒过来继续学习。最...

  •  誉祥祥知识 悬梁刺股的历史典故,人物和具体事件

    “刺股”的故事则出自《战国策·卷三秦一》,讲述了另一位学者苏秦。苏秦为了克服困倦,提高学习效率,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据《战国策》记载,苏秦读书时,若感到困倦,便会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直至鲜血流至足下。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二为一,形成了“悬梁刺股”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人们为了学习而付...

  • 在中国历史上,"悬梁刺股"是两个广为流传的故事,用来形容人们勤奋学习的精神。这两个故事中,一个关于孙敬,另一个是苏秦。孙敬的故事发生于东汉时期,他是一位勤奋好学的年轻人。他每天从早到晚学习,很少休息。到了深夜,他容易感到困倦。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孙敬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一根绳子,一...

  •  友谊的拥抱 悬梁刺股简写典故,50字以内急

    成语“悬梁刺股”由两个故事组成。1、悬梁 东汉孙敬到洛阳太学求学,为了不在疲倦时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束在头发上,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也就不瞌睡了。从此,每天晚上读书时,他都用这种办法。后来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