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顶放踵,这四个字深寓着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源自先秦时期墨子的高尚理念。在《孟子尽心上》中,墨子以其无比的爱,甘愿从头顶至脚跟布满淤青,只为天下大义,这是一种无比崇高的付出,象征着不计个人得失的忘我精神。其字面意思,"摩"是磨砺,"放"达至和谐,"跟"随其后,形象地描绘了墨子为推...
墨翟作为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兼爱”这一重要理念,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应无差别地给予关爱。通过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摩顶放踵”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也成为了后世用来形容那些为了他人或事业不惜一切的人。
摩顶放踵的典故源于战国时期墨子的兼爱学说。以下是关于摩顶放踵典故的详细解释:成语含义:摩顶放踵,汉语成语,拼音是mó dǐng fàng zhǒng,意思是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典故来源:此成语出自《孟子》一书,孟子在比较杨朱的贵己学说和墨子的兼爱学说时提到,墨子的兼爱...
」后来《孟子》原文中的「摩顶放踵」,就用来比喻舍己救世,不辞劳苦。2、摩顶放踵,汉语成语,拼音是mó dǐng fàng zhǒng,意思是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摩顶放踵的典故出自《孟子·尽心上》。1、摩顶放踵解释为从头至脚都磨伤。形容不辞辛劳,尽心竭力。出自《孟子·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2、春秋战国时期是个百家争鸣的时代,许多思想家都提出自己的学说主张,以期能对治理国政有所帮助。3、而战国时候,杨朱的贵己学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