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朗典故

疏朗的典故,源自中国古代诗词和文献,意蕴丰富。首先,它形容人眉目清秀,如《三国志》中的崔琰,因其“眉目疏朗,须长四尺”而备受威望。晋代袁宏赞誉崔生为“体正心直,天骨疏朗”,显示出其高尚品性。王敦的“眉目疏朗,性简脱”则刻画了他的爽朗个性和鉴识能力。张知謇的“仪质瓌伟,眉目疏朗”...
疏朗典故
疏朗的典故,源自中国古代诗词和文献,意蕴丰富。首先,它形容人眉目清秀,如《三国志》中的崔琰,因其“眉目疏朗,须长四尺”而备受威望。晋代袁宏赞誉崔生为“体正心直,天骨疏朗”,显示出其高尚品性。王敦的“眉目疏朗,性简脱”则刻画了他的爽朗个性和鉴识能力。张知謇的“仪质瓌伟,眉目疏朗”则展示了他非凡的仪表和玄理通晓的智慧。

疏朗也可以指人的风神俊爽,如桓玄的“形貌瓌奇,风神疏朗”,以及博学多才的才子撰写文章时的豪放文气。缪荃荪对南宋词人姜张的评价,以及对长公疏朗、稼轩沉雄的区分,展示了疏朗在文学评价中的不同层次。

此外,疏朗还意味着文气通透,如苏鹗笔下的“瑟瑟幕”轻明疏朗,透亮如碧丝串珠,即便是大雨也无法渗透。徐弘祖的描述则将窗户的疏朗比喻为云端浮坐,给人以幽雅清爽之感。在绘画艺术中,如鲍楷的山水画,疏朗秀润,体现了古人的意境。

疏朗还与淡雅清朗相连,如清人李斗对扬州画舫的描绘,展现了画中疏朗秀润的山水之美。总的来说,疏朗作为一种特质,涵盖着明亮、爽朗、豪放、透明和淡雅等多个层面,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以描绘人物风貌和艺术境界的词汇。2024-06-14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6:33:2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疏朗的典故,源自中国古代诗词和文献,意蕴丰富。首先,它形容人眉目清秀,如《三国志》中的崔琰,因其“眉目疏朗,须长四尺”而备受威望。晋代袁宏赞誉崔生为“体正心直,天骨疏朗”,显示出其高尚品性。王敦的“眉目疏朗,性简脱”则刻画了他的爽朗个性和鉴识能力。张知謇的“仪质瓌伟,眉目疏朗”...

  • roger_6 疏朗的近义词

    ▪ 典故 ▪ 词语分开解释 ▪ 相关词语 2 青年女作家 汉语词语 编辑 详细释义 1、在词意上理解为:①开阔清亮:声姿高畅,眉目疏朗。 ②豁达开朗:形貌瑰奇,风神疏朗。 ③明敞:窗棂疏朗。④.稀疏而清晰:树影疏朗。[1]2、或者用来形容一种艺术风格或一个人的性格。①用于一种...

  •  汉匠文化 朗目疏眉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典故出处】:《南史·陶弘景传》:「神仪明秀,朗目疏眉。」 【成语意思】:朗:明亮;疏:疏朗。明亮的双目和疏朗的眉毛。形容眉目清秀。 【通用拼音】:lǎng mu shū mei 【拼音简写】:LMSM 【使用频率】: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 *** 彩】:中性成语 【成语...

  •  朝朝e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是什么意思?

    所以这个典故,反应的第一层寓意,就是说明曹操不自信。第二:是许多人都能想到的,人不可貌相!只因人的容貌,只能代表爹妈的恩赐,但真正摄人心魂的是,一个人内在的气质。比如,马云那模样,谁敢说他不帅?曹操其实也是这样。故而,别纠结于自己模样的美丑,还是多读书,多历练,让内在的气质说话...

  •  腾云新分享 情感世界历史典故

    在古代中国的文学世界里,情感被巧妙地融入了作品之中,成为了表达内心世界的独特方式。汉朝的王粲在《柳赋》中写道:“柳树的枝叶疏朗繁茂,茎干挺拔张扬,人们常在旧物中触发情感,内心因此增添几分惆怅。”这里,王粲通过描绘柳树,寄托了人们对于过去的回忆和情感共鸣。南朝宋的傅亮在《为宋公求加赠刘...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