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礼仪有关的三个典故

周公吐哺的故事同样令人称颂。周公姬旦临行前告诫长子伯禽,即便身份尊贵也应礼贤下士,甚至进食时也要三次吐出食物以迎接贤士。周公的这种行为,体现了他对人才的渴望和尊重。而春秋时期的玉帛成干戈故事则揭示了礼遇与战乱之间的微妙关系。公元前592年,齐顷公在朝堂上迎接晋、鲁、卫、曹四国使臣,却因...
与礼仪有关的三个典故
在古代,程门立雪的故事广为流传。程颢和程颐是理学大师,杨时在他们门下求学多年。杨时在四十岁时再次拜访程颐,正值寒冬,程颐闭目养神,门外雪深尺余,杨时与同学依然恭候门外。

周公吐哺的故事同样令人称颂。周公姬旦临行前告诫长子伯禽,即便身份尊贵也应礼贤下士,甚至进食时也要三次吐出食物以迎接贤士。周公的这种行为,体现了他对人才的渴望和尊重。

而春秋时期的玉帛成干戈故事则揭示了礼遇与战乱之间的微妙关系。公元前592年,齐顷公在朝堂上迎接晋、鲁、卫、曹四国使臣,却因各国使臣的外貌缺陷而心生厌恶。次日,齐顷公的母亲萧夫人要求亲眼见到使臣,于是齐顷公安排了这一场滑稽的“笑谈”。然而,这一举动激怒了使臣,他们回国后联合四国讨伐齐国。四年后,齐国战败,不得不割地求和。

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古代的礼仪文化,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心态。程门立雪体现了尊师重道的精神,周公吐哺彰显了礼贤下士的风范,而玉帛成干戈则揭示了礼遇与战乱之间的讽刺关系。2024-11-07
球球词典 阅读 28 次 更新于 2025-09-12 08:11: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周公吐哺的故事同样令人称颂。周公姬旦临行前告诫长子伯禽,即便身份尊贵也应礼贤下士,甚至进食时也要三次吐出食物以迎接贤士。周公的这种行为,体现了他对人才的渴望和尊重。而春秋时期的玉帛成干戈故事则揭示了礼遇与战乱之间的微妙关系。公元前592年,齐顷公在朝堂上迎接晋、鲁、卫、曹四国使臣,却因...

  • anonymous 中国古代礼仪故事

    1、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

  •  可爱的zzz圣 关于礼仪的故事

    礼仪故事:杨香扼虎救亲 杨香扼虎救亲是一个中华传统礼仪故事。 杨香是一个十四岁的女孩。有一天,她跟着父亲杨丰到田间去收割庄稼。两人刚走到半路上,突然跃出一只大老虎,咬住杨香的父亲便往回跑。当时杨香手无寸铁,但她临危不惧,一心只想着被老虎拖走的父亲,而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她拼命奔上去,抓住老虎的...

  •  翡希信息咨询 与“礼貌”有关的成语典故

    与“礼貌”有关的成语典故主要有以下三个:1. 程门立雪 故事梗概:宋代学者杨时为了求学,在隆冬时节与学友游酢冒着大雪来到老师程颐家请教问题。由于程颐正在打坐养神,他们不敢打扰,便在门外恭敬侍立,等待老师醒来。等待期间,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但他依然保持恭敬的态度。程颐醒来后,发现门外的杨...

  •  多彩生活小贴士 三茶六礼历史典故

    1. 《尚书·尧典》中记载了三茶六礼的起源。传说在古代上古时期,太和殿中有一种名为“儿青奏”的茶叶,负责供奉的仪仗官被称为“呼宾阇奏”。后来,“呼宾阇奏”这一职位成为了副国之官中的最高级别。2. 《孟子·尽心上》中记载了一个关于“三茶”的典故。大夫高阳向孟子提问:“三茶,君以...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