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四面楚歌”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四面楚歌”含义介绍

成语“四面楚歌”确实有历史典故。历史典故:- 背景:项羽和刘邦原约定以鸿沟为界限,互不侵犯。但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决定趁项羽衰弱时消灭他。- 过程:刘邦联合韩信、彭越、刘贾等兵力,布置多层兵力,将项羽紧紧围在垓下。此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很少,粮食也断了。- 关键事件:夜里,项羽听见四面...
成语“四面楚歌”有什么历史典故吗?“四面楚歌”含义介绍
成语“四面楚歌”确实有历史典故。
历史典故:- 背景:项羽和刘邦原约定以鸿沟为界限,互不侵犯。但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决定趁项羽衰弱时消灭他。- 过程:刘邦联合韩信、彭越、刘贾等兵力,布置多层兵力,将项羽紧紧围在垓下。此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很少,粮食也断了。- 关键事件:夜里,项羽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误以为刘邦已经得到了楚地,部队里楚人众多,因此丧失了斗志。- 结果:项羽在营帐内喝酒,与虞姬一同唱歌后,虞姬自刎。项羽最终带了仅剩的兵卒至乌江,自刎于江边。
含义:- 字面意思:四面楚歌原指四面被楚人的歌声所包围。- 引申含义:现在用来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而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这种境地往往导致悲惨的命运。例如,某人因常与坏人为伍,后被坏人逼迫得无以为生,求助别人时又因平日行为恶劣而被拒绝,这人所处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
2025-01-25
球球词典 阅读 27 次 更新于 2025-09-12 05:59:49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四面楚歌”出自历史人物项羽。典故如下:- 背景:公元前203年12月,楚汉争霸时期,韩信布置了十面埋伏,意图围困项羽的楚军。- 四面楚歌:项羽率领大军冲到垓下后,发现自己陷入了重围。夜里,项羽听到汉营里的士兵唱的全是楚人的歌,这使他非常吃惊,误以为楚军都已投降刘邦。- 项羽的反应:项羽...

  • 成语“四面楚歌”确实有历史典故。历史典故:- 背景:项羽和刘邦原约定以鸿沟为界限,互不侵犯。但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决定趁项羽衰弱时消灭他。- 过程:刘邦联合韩信、彭越、刘贾等兵力,布置多层兵力,将项羽紧紧围在垓下。此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很少,粮食也断了。- 关键事件:夜里,项羽听见四面...

  •  唔哩生活 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

    成语“四面楚歌”最早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它指四面八方皆响起楚地的山歌,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这个成语含贬义,一般在句中作定语。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弯顷粗大惊,曰:‘汉皆已得...

  •  海南加宸 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

    这段历史记载源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它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遭受来自各方的攻击或逼迫时,所陷入的孤立无援、困境难出的境地。这个典故常用来形容那些因外界压力而陷入困境的情境。与“楚歌之计”意境相近的成语是“山穷水尽”。这个成语源自宋朝陆游的《游山西村》,意为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

  •  野半下独0y 四面楚歌的历史时期

    题名: 四面楚歌 所属朝代: 秦代 拼音: sì miàn chǔ gē 出处 《史记·卷七》:“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解释 "四面楚歌"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四面八方传来楚国人的歌声。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走投...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