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的典故

入木三分的典故如下: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入木三分”这则典...
入木三分的典故
入木三分的典故如下:
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入木三分”这则典故揭示了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是依靠他的天赋,更重要的是依靠他后天的努力的道理。王羲之不仅天赋特异,而且刻苦磨练,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之说。可见,这“入木三分”的成就,是来自于天赋和后天的功夫的。

相关故事
王羲之自小就很有书法天赋,七岁时就已崭露头角,写得一手字。十二岁那年,王羲之偶然在父亲的书房里发现了一本讲解书法的好书,就偷偷地拿出来阅读。从此他手不释卷地日夜攻读,一丝不苟地按书中讲的方法运笔练字,书法水平不断提高。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王羲之每天练了字,就到后花园的池塘边清洗笔砚,天长日久,整池水都被汁染黑了,由此可见王羲之练字是何等勤奋刻苦!
2022-11-30
那时的皇帝要去祭祀,让王羲之写祝辞,写完之后让工人雕刻,发现王羲之写的字浸入木板三分。就有了入木三分的故事2023-12-09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3:40:3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入木三分是谁的典故

    “入木三分”是王羲之的典故。以下是关于这个典故的详细解释:来源:该成语源于中国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王羲之被誉为“书圣”,其书法技艺高超,独步天下。故事: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后,木工来削平木板准备再次使用,却发现王羲之的笔迹已经渗透木板,深入三分之深。这一发现让木工非常惊讶,并...

  • 入木三分的典故如下: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入木三分”这则典...

  • 晋朝时期,王羲之以其卓越的书法技艺闻名于世。一次,他在木板上书写,完成后工人试图擦除,但字迹深深嵌入木板,无法清除,只能用刀刮。刮了三寸多厚的木头才将字迹去除,这表明王羲之的书法技艺之精湛。后来,人们便将这一故事提炼为“入木三分”这一成语,用来形容书法的笔力深厚,以及后来泛指分析问题...

  •  浅漠轩 入木三分的典故

    《入木三分》翻译: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字号逸少,是东晋书法家王旷的儿子。七岁就擅长书法,十二岁看见在他父亲枕下的前代的《笔说》,他偷来读。父亲说:”你为什么要偷被我秘密收藏的东西?“王羲之却笑着不回答,母亲问:“你看的是用笔法吗?”父亲看他年纪还小,担心他不能守住秘密,告诉王...

  • 相传,在古时皇帝欲前往北郊祭天,命王羲之将祝辞书写于木板上,以供雕刻。雕刻的工匠在雕琢过程中,惊讶地发现王羲之的笔力竟然能深入木头三分有余。工匠赞叹道:“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啊!”这一描述不仅展现了书法笔力的刚劲有力,更成为了后世形容见解深刻、透彻的成语。在文学创作或评论中,...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