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的典故

入木三分的典故如下: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入木三分”这则典...
入木三分的典故
入木三分的典故如下:
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遒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入木三分”这则典故揭示了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是依靠他的天赋,更重要的是依靠他后天的努力的道理。王羲之不仅天赋特异,而且刻苦磨练,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之说。可见,这“入木三分”的成就,是来自于天赋和后天的功夫的。

相关故事
王羲之自小就很有书法天赋,七岁时就已崭露头角,写得一手字。十二岁那年,王羲之偶然在父亲的书房里发现了一本讲解书法的好书,就偷偷地拿出来阅读。从此他手不释卷地日夜攻读,一丝不苟地按书中讲的方法运笔练字,书法水平不断提高。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王羲之每天练了字,就到后花园的池塘边清洗笔砚,天长日久,整池水都被汁染黑了,由此可见王羲之练字是何等勤奋刻苦!
2022-11-30
那时的皇帝要去祭祀,让王羲之写祝辞,写完之后让工人雕刻,发现王羲之写的字浸入木板三分。就有了入木三分的故事2023-12-09
球球词典 阅读 39 次 更新于 2025-09-11 19:50:2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入木三分的主要内容

    入木三分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书法功力深厚的故事。具体来说:王羲之偷学笔法:王羲之从小酷爱书法,十二岁时偷看了父亲枕下的前代书法论著《笔说》,并在短时间内书法大进。王羲之书法受赞誉:王羲之的书法进步神速,引起了卫夫人的注意。她认为王羲之必定看过用笔诀窍,并预言其将来的名声会...

  •  宜美生活妙招 入木三分的意思是什么典故

    入木三分的意思是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的见解深刻、透彻。这一成语的典故如下:典故内容:古代有一位皇帝计划到北郊进行祭祀活动,为了表达虔诚与敬意,他决定让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将祝辞书写在一块木板上。王羲之以其卓越的书法技艺,挥洒自如地完成了这项任务。随后,木板被交给了雕刻...

  •  宜美生活妙招 中华文化故事:入木三分的典故

    “入木三分”的典故源于中国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故事。典故内容: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后,木工在刻字时发现字迹竟然透入木板三分深。这一事迹轰动了京城,后来“入木三分”就成为了形容书法笔力雄劲的成语。含义延伸:现在,“入木三分”不仅用来形容书法极有笔力,还多比喻分析问题或表达观点时非常深刻...

  •  翡希信息咨询 “入木三分”由什么典故而来?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出自唐朝张怀瓘的《书断·王羲之》。具体典故如下:王羲之书法的传奇:王羲之是晋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风格独特,笔力刚劲有力。祝辞刻板的惊奇:有一次,晋朝的皇帝要去北郊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进行雕刻。当雕刻的工人开始雕刻时,...

  •  文暄生活科普 入木三分什么意思 尤其有一种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唐代书法家张怀瓘的《书断·王羲之》一文,其中记载了王羲之书法笔力惊人的故事,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四、使用示例 在文学批评、艺术评论或日常交流中,我们常用“入木三分”来形容某篇文章、某个观点或某种分析深刻透彻,让人印象深刻。例如:“我们读这首诗,尤其有一种...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