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木三分这个典故出自哪里?

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刻者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刻者惊叹其笔力雄劲:“竟入木三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
入木三分这个典故出自哪里?
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刻者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刻者惊叹其笔力雄劲:“竟入木三分!”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其书法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一句来赞美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唐代的欧阳询、虞世南、诸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的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这些历代书法名家对王羲之心悦诚服,因而他享有“书圣”美誉。

扩展资料
入木三分,读音:rùmùsānfēn,汉语成语;释义: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对联: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郑板桥
同义词: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反义词:略见一斑
歇后语:锤子打钉子——入木三分;啄木鸟啄树——入木三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入木三分
百度百科-王羲之 (东晋时期书法家)
2022-10-28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5:37:45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祭祀土地神,让王羲之把祭文写在木制祝板上,再派人雕刻。刻者把木头剔去一层又一层,发现王羲之的墨迹竟渗进木板深处,直到剔去三分厚才见白底!刻者惊叹其笔力雄劲:“竟入木三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王兼...

  • 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王羲之是东晋时期的书法家,他取众家之长,创造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书法,被后人誉为“书圣”。王羲之的字,秀丽中透着苍劲,柔和中带着刚强,所以给后人留下了“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的歇后语。故事介绍:传说当时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词写在一块木板上,...

  • “入木三分”这一成语来源于王羲之书法笔力劲道的典故。具体解释如下:典故背景:王羲之是晋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他的书法风格独特,笔力刚劲有力。典故内容:相传晋帝时祭北郊,王羲之被要求将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当工人雕刻时,惊奇地发现王羲之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赞叹其书法之精...

  •  誉祥祥知识 “入木三分”由什么典故而来 入木三分典故

    入木三分是根据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这个典故而来。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出处: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原文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

  •  懂视生活 入木三分出自什么典故

    “入木三分”典故出自唐朝时期张怀_所作的《书断_王羲之》一文中,主要讲的是王羲之写字时笔力惊人,其劲力竟能渗透进木头三分之深的故事。这个成语的本意为形容某人篆字时笔力刚劲有力,后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事物或文章有独到的看法及见解。“入木三分”的故事东晋明帝有一次要到京都建康北郊覆舟山...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