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典故是什么?

1、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一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2、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是一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讲的是周顗一直维护王导,但是王导不知,...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典故是什么?
1、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一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
2、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是一句谚语,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讲的是周顗一直维护王导,但是王导不知,反而一直怨恨他,后来王敦想要杀周顗,询问王导意见,王导沉默,于是王敦杀了周顗。后来王导才知道周顗一直维护并救了他。
3、周顗(yǐ)(269年322年),字伯仁。汝南安成(今河南省汝南县)人。两晋时期名士、大臣,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
4、周顗少年时便有重名,弱冠时袭封武城侯,曾在东海王司马越之子、镇军将军司马毗属下为长史。琅玡王司马睿出镇建业,征辟周顗为军谘祭酒。后出任宁远将军、荆州刺史、护南蛮校尉,官至尚书左仆射。周顗以雅望而获盛名,但他常酒醉失态,又不理俗务,有三日仆射之称。王敦之乱时,周顗被大将军王敦杀害,终年五十四岁。后追赠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谥号康。2024-04-13
球球词典 阅读 34 次 更新于 2025-07-26 21:39:4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上海贡苒网络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意思

    1. 谚语“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德和伦理观念,即一个人的行为虽然本意并非伤害他人,但如果其行为导致了他人受害,那么这个人的责任也是不可忽视的。2. 这句话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讲述了王导与周顗之间的故事。王导虽未直接参与杀害周顗,但他的沉默却为周顗的死埋...

  •  夏天依旧辉煌 伯仁非我所杀,却因我而死

    伯仁非我所杀,却因我而死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虽然不是直接杀害伯仁的凶手,但是因为我的原因,伯仁最终还是死了。这个典故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故事主人公是王导和周顗。这个典故的起因是王导之兄王敦作乱,王敦自恃文韬武略、无人能敌,不服朝廷管束,对朝廷阴奉阳违,甚至抵触,在不被晋元帝...

  • “我无心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出自《资治通鉴》中的晋纪。意思是:意思是我虽然怨恨伯仁,却没有想杀他的意思;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典故内容:晋朝有一位大臣叫王导,在当时是一个名门望族,很有位置,特别他还有一个堂兄叫王敦,是终年在外领兵交兵的...

  •  上海贡苒网络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是有什么典故?

    2. 典故中,王导因误解而间接导致了其朋友伯仁的死亡。3. 王导后来得知真相,感到内疚,发出了“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感慨。4. 该成语用来表达虽然没有直接造成某人的死亡,但因其行为或决策间接导致了他人不幸或死亡时的内疚和自责。5. 成语提醒人们在做出决策或行动时应谨慎,避免给他人...

  •  上海贡苒网络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

    。2.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并不想杀伯仁,但是伯仁却因为我而死了。3. 换句话说,虽然我没有直接动手杀伯仁,但是我的行为或者态度间接导致了伯仁的死亡。4. 这个谚语通常用来描述一种情况,即一个人的死亡虽然不是由另一个人直接造成的,但是两者之间存在某种间接的联系或责任。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