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故事的主人公是周顗和王导,意思是“我虽怨恨伯仁,却不想杀他,没想到有人因此杀死了伯仁,他的死是我间接造成的。”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东晋,当时由于“八王之乱”爆发,直接导致了西晋灭亡,天下又...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历史典故是什么?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故事的主人公是周顗和王导,意思是“我虽怨恨伯仁,却不想杀他,没想到有人因此杀死了伯仁,他的死是我间接造成的。”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东晋,当时由于“八王之乱”爆发,直接导致了西晋灭亡,天下又陷入动乱之中,各地权贵纷纷自立为王。位于江南一带的琅琊王司马睿在琅琊王氏王导兄弟的扶持下,在建康重新成立晋朝,史称东晋。

王导兄弟是东晋建立的最大功臣,王朝建立后,王家兄弟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一时间权势无双,这让司马睿十分担忧,为了抵抗王氏家族,司马睿便自己重新启用一些人,这引起了王敦的不满。
随后,司马睿和王家的矛盾激化,王敦为人强硬,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声称要杀了在司马睿身边的那些奸臣。而王家的另一个兄弟王导,他对王敦杀奸臣的做法倒是赞同的,但王敦在成功后,野心膨胀想要取代司马睿,王导对此却是不赞同的。

所以说,王导正好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他心里还是认可司马睿为君主的,所以当他知道王敦即将打到建康来的时候,便带着全家跪在皇宫外,以表忠心和请示降罪。
这个时候,周顗,也就是伯仁,当时的尚书刚好要进宫见司马睿,王导便请求伯仁为他说几句好话。伯仁这个人比较傲娇,他其实有在皇帝面前为王导说话,但出宫时愣是没理睬王导,以致于王导以为伯仁看不起他,因此对他生了嫌隙。

等到王敦攻下健康,王敦问王导要如何处置伯仁时,王导没有表示,王敦以为他二人不和,便杀了伯仁。后来王导知道了事情真相,明白伯仁的心意,这才后悔,痛哭“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其实如果当初伯仁不那么傲娇,直接告诉王导也不会让自己白白送命了。
2020-01-02
最早出现在《晋书·列传三十九》。这句谚语的意思也很好理解,我怨恨伯仁,可是没有杀他的意思,问题是因为我的怨恨,导致了伯仁被人杀死,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这是很正常的,这里说得伯仁,就是历史上的周顗(yǐ)。叛乱平定,王导继续主导东晋的朝政。周顗进宫见晋元帝,细述王导的忠君爱国,认为决不可错杀忠良。面对这样的奏章,王导痛哭流涕,就说出了"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这就是之后的“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2020-01-02
此典故出自《资治通鉴》,说的是晋中宗朝中重臣王敦起兵作乱,其兄王导及家族受牵连,在宫外候罪。周伯仁进宫,王导请其说情。周伯人表面不加理睬。但积极向皇帝进言,并上书为王导请命。王导不知,所以怀恨在心。后来王敦掌权,要杀周博仁,询问王导的意见,王道一言不发,最后导致了周伯仁的被杀。后来王导从文库中找到了周伯仁以前的奏折,才恍然大悟,痛哭流涕:“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幽冥之中,负此良友!”2020-01-02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是讲伯仁和王导之间的故事,他们本是好朋友,后因王导怀疑伯仁没在皇上面前为自己美言,导致伯仁被王敦杀害,事后得知伯仁向皇上说自己好话的真相,懊悔不已。2020-01-02
秋瑾徐锡麟他们武装起义失败之后,秋瑾被抓,在处决秋瑾的时候,杭州知府不忍心。曾经上报朝廷要留秋瑾一命,慈禧不同意。因此在处决的时候,杭州知府说了这句话。2020-01-02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3:40:5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上海贡苒网络 “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

    1.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句话出自《晋书·列传三世兄十九》。2. 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我并不想杀伯仁,但是伯仁却因为我而死了。3. 换句话说,虽然我没有直接动手杀伯仁,但是我的行为或者态度间接导致了伯仁的死亡。4. 这个谚语通常用来描述一种情况,即一个人的死亡虽然不是由另...

  •  上海贡苒网络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意思

    1. 谚语“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德和伦理观念,即一个人的行为虽然本意并非伤害他人,但如果其行为导致了他人受害,那么这个人的责任也是不可忽视的。2. 这句话出自《晋书·列传三十九》,讲述了王导与周顗之间的故事。王导虽未直接参与杀害周顗,但他的沉默却为周顗的死埋...

  •  誉祥祥知识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意思是指:我并非故意杀害伯仁,但伯仁却因我的行为或决策而死亡。详细解释:这句话通常用来表达一种遗憾、愧疚或者无意的后果。在这个语境中,“伯仁”是个人名,可以是朋友、亲人或任何有关联的个体。“我不杀伯仁”表明说话者并没有直接杀害伯仁的意图或行为。然而...

  •  校企律说法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的意思是指:我虽然嘴上没有直接杀害伯仁,但由于我的某些行为或决策,导致了伯仁的死亡。详细解释如下:一、句子的基本结构 这句话采用了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通过一种委婉的语气表达了一种因果关系。其中,“伯仁”是句子中的关键人物,“我”则是句子的主体。二、句...

  •  校易搜全知道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

    解释:1. 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我”并没有直接杀害伯仁,但伯仁的死亡与“我”有关。这是一种典型的间接责任表达,常见于古代汉语中。2. 在具体的语境中,“我不杀伯仁”表示主体并没有直接采取杀害伯仁的行动。然而,“伯仁却因我而死”则说明由于主体的某种行为或决策,间接导致了伯仁的死亡。...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