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台高筑”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典故吗

形容欠债很多的成语“债台高筑”,源于战国时期的故事。周赧王时期,这位摇摇欲坠的诸侯王,虽然野心勃勃,却实际软弱无力。为了联合楚、燕等国对抗秦国,他向国内的有钱人借了大量军费,承诺战后加倍偿还。然而,战争并未如愿展开,周赧王因惧怕秦国而撤兵回国,借来的军费却已挥霍一空。债主们得知真相...
“债台高筑”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典故吗
形容欠债很多的成语“债台高筑”,源于战国时期的故事。周赧王时期,这位摇摇欲坠的诸侯王,虽然野心勃勃,却实际软弱无力。为了联合楚、燕等国对抗秦国,他向国内的有钱人借了大量军费,承诺战后加倍偿还。然而,战争并未如愿展开,周赧王因惧怕秦国而撤兵回国,借来的军费却已挥霍一空。

债主们得知真相后,纷纷聚集在王宫门前催债,声势浩大。周赧王感到无法面对,最终躲进宫中的一座高台上,不敢露面。这座高台因此被称为逃债台。成语“债台高筑”由此而来,形象地描述了周赧王因债务缠身而无法自拔的状态。

这个成语后来被广泛使用,比喻一个人欠债累累,无法偿还。它不仅揭示了周赧王的困境,也警示人们在借贷时要量力而行,以免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

在古代社会,债务问题往往会导致严重的社会矛盾。周赧王的困境,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动荡的一个缩影。这个故事提醒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应该谨慎对待借贷,避免因债务而陷入困境。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逐渐成为了形容欠债很多的形象表达。它不仅保留了历史故事的精髓,也反映了人们对于诚信和谨慎的态度。

在现代社会,尽管借贷的方式和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债台高筑”这个成语仍然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在享受借贷带来的便利时,也要警惕潜在的风险,避免重蹈历史覆辙。2024-11-03
球球词典 阅读 3 次 更新于 2025-04-21 16:03:18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形容欠债很多的成语“债台高筑”,源于战国时期的故事。周赧王时期,这位摇摇欲坠的诸侯王,虽然野心勃勃,却实际软弱无力。为了联合楚、燕等国对抗秦国,他向国内的有钱人借了大量军费,承诺战后加倍偿还。然而,战争并未如愿展开,周赧王因惧怕秦国而撤兵回国,借来的军费却已挥霍一空。债主们得知真相...

  •  西红柿486 周赧王是周朝第37位国君,债台高筑这个成语与他有何关系?

    可是周赧王哪里有钱来还债呢,所以他就躲到皇宫里的高台之上,债台高筑这个词就是这么来的。

  •  深空游戏 什么叫债台高筑?

    债台高筑是指某人或某机构的债务累积极高,债务负担沉重。详细解释如下:债台高筑这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债务累积的情景。当个人或组织因为各种原因,如投资、消费或经营等,不断借款,导致债务规模逐渐扩大,便可以用债台高筑来形容。具体来说,债台高筑中的“债台”指的是债务的累积,&ldqu...

  •  翡希信息咨询 债台高筑的意思

    债台高筑的意思是形容欠债很多。以下是关于债台高筑的详细解释:成语来源:该成语出自东汉班固的《汉书·诸侯王表序》,原文中有“有逃责之台”,唐颜师古注引服虔的说法,指周赧王欠债无法归还,债主逼迫紧急,于是逃到一座台上,后人因此用此台来命名这种情况。成语用法:作为谓语或补语使用,表达某...

  • 【债台高筑】形容欠债很多。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三章:“又或商业倒闭,士子落魄,债台高筑而莫避,田庐尽卖而无归,则有局天蹐地,寻死自尽者矣。” 邹韬奋 《谋生与屈辱》:“在目前我这位朋友的一家生活已极难维持,债台高筑了,借也无处去借,恳助也无处去恳助。”《文汇报》1984...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