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是“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而是“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意思是原想在天山一心一意抗敌,如今却要老死于沧洲。出自:陆游的《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原文: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在沧洲。释义:这一生谁能预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敌在天山,如今却一辈子老死于沧洲。“天山”代指抗敌前线,“...
这个短语引自三国时期阮籍的《为郑冲劝晋王笺》中的典故,其中"临沧洲而谢支伯,登箕山以揖许由",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自己虽有志于报国,却只能在隐居生活中表达对和平与自由的向往。所以,"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这句话,更多的是对个人命运与理想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最后三句总结一生,反省现实。“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洲”指闲居之地,“此生谁料”即“谁料此生”。词人没料到,自己的一生会不断地处在“心”与“身”的矛盾冲突中,他的心神驰于疆场,他的身却僵卧孤村,他看到了“铁马冰河”,但这只是在梦中,他的心灵高高扬起,飞到“...
“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话出自宋代陆游的词作《诉衷情》。以下是关于这句话的详细解释:出处:该句直接来源于陆游的《诉衷情》一词,是宋代文学中的经典之作。天山与沧州的象征意义:天山:在词中指代西北前线,象征着陆游心中的抗金报国之志。沧州:实际上指的是绍兴镜湖之滨,是陆游晚年隐居的...
“壮士暮年,名花雨落”的凄凉景象,交织着历史的萧瑟,时代的风雨,以及英雄无法施展的无奈,共同构成了他的《诉衷情》中那股深沉的悲壮与沉郁。作此词时,陆游已近古稀之年,身处故土,心系国家,其政治热情高昂,爱国精神永不减退,这使得词作洋溢着凛然的崇高之美。然而,他的壮志无法实现,雄心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