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了3个典故的诗句是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了《汉书·冯唐传》中的典故。诗中写道:“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里的“持节”意指持有朝廷重大使命的使节,“云中”则指古代的云中郡,位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内。此地在古代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边防要塞。冯唐的故事是这样的:云中太守魏尚因治军有方,...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引用了3个典故的诗句是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了《汉书·冯唐传》中的典故。诗中写道:“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里的“持节”意指持有朝廷重大使命的使节,“云中”则指古代的云中郡,位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内。此地在古代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边防要塞。

冯唐的故事是这样的:云中太守魏尚因治军有方,有效地抵御了匈奴的侵扰,屡次立功。然而,因为上报战功时多报了六颗首级,被文帝下令削职。冯唐挺身而出,极力为魏尚辩白,认为文帝的奖赏太轻,惩罚太重,最终文帝听取了冯唐的建议,恢复了魏尚的官职。

苏轼在词中用此典故,表达了自己在政治上的无奈与渴望。当时,苏轼正处在人生的低谷,被贬至密州任职,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就像魏尚一样,能够得到公正的对待。

苏轼通过这一典故,不仅表达了对自身遭遇的感慨,也寄托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他希望朝廷能够像文帝那样,给予有才能的人公正的机会,让他们为国家和人民效力。

通过这一典故,苏轼展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和对正义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政治上的坎坷经历和对未来的期盼。这一典故在诗中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深化了作品的主题。2024-11-03
球球词典 阅读 36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7:45:17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了《汉书·冯唐传》中的典故。诗中写道:“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里的“持节”意指持有朝廷重大使命的使节,“云中”则指古代的云中郡,位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境内。此地在古代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边防要塞。冯唐的故事是这样的:云中太守魏尚因治军有方,有...

  •  百度网友9f124f8 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引用了3个典故的诗句是

    第二个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的典是当初魏尚被冤屈,朝廷派遣冯唐免去他的罪并官复原职。此处以魏尚自喻,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渴望被重新起用。第三个是,“西北望,射天狼”这里也是表达自己愿护卫国家大好河山的壮志情怀。出自:《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

  • 没办法总注册 《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上下阕都引用了典故,分别书法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这里引指西夏。《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  百度网友1e074c0fa "江城子.密州出猎"引用了哪两个典故??

    江城子密州出猎①【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②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③亲射虎,看孙郎。④酒酣胸胆尚开张。⑤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⑥会挽雕弓如满月,⑦西北望,射天狼。⑧【注释】①密州:今山东诸城。 ②黄:黄犬。苍:苍鹰。围猎时用...

  • 秦永玖 江城子·密州出猎典故用意

    在苏轼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他巧妙地引用了几个典故,表达了深沉的情感和政治寓意。首句“亲射虎,看孙郎”化用孙权射虎的典故,通过“看孙郎,亲射虎”的倒置,将太守比作英勇的孙权,展现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和对狩猎的热爱。第二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史记·冯唐列传》的故事,魏...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