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子而食的典故

1、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2、故事:春秋时期,楚庄王因宋国杀了楚国过境使臣申舟而出兵攻打宋国,围困宋国首都半年之久,并准备长久围困...
易子而食的典故
1、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2、故事:春秋时期,楚庄王因宋国杀了楚国过境使臣申舟而出兵攻打宋国,围困宋国首都半年之久,并准备长久围困下去,宋国人害怕了,宋王派执政华元只身潜入楚国元帅子反的卧室,挟持子反说宋国人就是易子而食、析骨而炊也不投降。
3、易子而食,交换孩子,杀食以充饥。后因以“易子而食”用为形容大灾之年久受围困时人们在死亡线上挣扎的惨象的典故。2024-10-25
球球词典 阅读 41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1:16:03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翡希信息咨询 易子而食的典故

    易子而食的典故源于春秋时期,具体解释如下:出处:该典故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五年》和《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原文描述为“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和“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故事内容:春秋时期,楚庄王因宋国杀害了楚国过境使臣申舟而出兵攻打宋国,并将宋国首都围困了半年之久。面对...

  •  翡希信息咨询 易子而食的典故

    易子而食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和《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出处:该典故最早见于《左传》和《公羊传》,两部史书均记载了春秋时期楚庄王攻打宋国,围困宋国首都长达半年之久的事件。宋国人因长期受困,生活极度困苦,以至于出现了“易子而食,析骸以爨”的悲惨景象。故事背景:楚庄王因宋国...

  •  武汉誉祥科技 易子而食的典故

    1、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公羊传·宣公十五年》: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2、故事:春秋时期,楚庄王因宋国杀了楚国过境使臣申舟而出兵攻打宋国,围困宋国首都半年之久,并准备长久围困下...

  •  誉祥祥知识 易子而食的典故

    华元为了缓解宋国的困境,冒险潜入楚国元帅子反的卧室,威胁挟持子反,并告诉他宋国人已经困顿到“易子而食,析骨而炊”的境地。这里的“易子而食”是指交换孩子,杀食以充饥,形容灾荒之年人们因饥饿而不得不采取极端措施的惨状。这一典故后来成为了形容大灾之年人们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惨象的代名词。...

  •  翡希信息咨询 易子而食的典故

    易子而食的典故源于春秋时期,具体解释如下: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原文为“寡君使元以病告,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意思是宋国的国君派使者告诉楚国,说宋国已经到了交换孩子杀了吃,剖开骨头当柴烧的地步。《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也有类似的记载,“易子而食之,析骸而...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