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成语典故

关于望子成龙的传说,流传广泛。一说主人公是解缙,一说为丘逢甲,但这些故事多为传说,缺乏确切的历史依据。曾有一员外多年无子,后向观音菩萨祈求,终于在四十岁得子。孩子自小聪明伶俐,三岁便能诗词文章,应答如流。为使孩子接受教育,员外决定送他去参加科举考试。因孩子年幼,无法跨过高门槛,于...
望子成龙成语典故
词目 望子成龙,发音 wàng zǐ chéng lóng,意指父母期望子女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成就。

此成语出自清代文康所著《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原文描述:“无如望子成名,比自己功名念切,还加几倍。”

现实中,家长不仅希望孩子学业有成,更注重其全面发展,通过实际行动培养孩子成为有用之才。

关于望子成龙的传说,流传广泛。一说主人公是解缙,一说为丘逢甲,但这些故事多为传说,缺乏确切的历史依据。

曾有一员外多年无子,后向观音菩萨祈求,终于在四十岁得子。孩子自小聪明伶俐,三岁便能诗词文章,应答如流。

为使孩子接受教育,员外决定送他去参加科举考试。因孩子年幼,无法跨过高门槛,于是便将他置于肩上,一同进入考堂。

考官见状十分诧异,询问缘由,小童从容作答:“负者不考,考者不负,礼虽不恭,情由可原,望大人见谅。”

考官听罢,心中赞叹不已。小童的对答如流,展现了非凡的才智。考官不禁吟诗:堂下负子入考者为何人?小童接道:不孝儿骑父为马,慈悲父望子成龙。

考官又问:鹦鹉能言难似凤,蜘蛛虽巧不如蚕。小童回答:鹦鹉虽能言,终难比凤凰之美;蜘蛛虽灵巧,终不如蚕之贡献。

考官又问:小孩子满口乳臭,神童回敬:大老人一脸花椒。考官心喜:眼中人为面前人,神童心欢:水底月是天上月。

最终,小童以机智应对考官,赢得满堂喝彩,顺利中举,成为状元。正如诗中所言:有负父望者岂敢考?敢考者不负父望!2024-12-13
球球词典 阅读 2 次 更新于 2025-04-21 03:46:51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此成语出自清代文康所著《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原文描述:“无如望子成名,比自己功名念切,还加几倍。”现实中,家长不仅希望孩子学业有成,更注重其全面发展,通过实际行动培养孩子成为有用之才。关于望子成龙的传说,流传广泛。一说主人公是解缙,一说为丘逢甲,但这些故事多为传说,缺乏确切的...

  •  深空游戏 望子成龙成语典故

    这一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清代文康所著的《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书中提到:“无如望子成名,比自己功名念切,还加几倍。”这句话深刻地表达了父母对子女成才的渴望。而在1981年《花城》第二期的一篇文章中,也有类似的描述:“妻子并不在意,她已经沉浸在难以形容的喜悦之中,一心望子成龙。”如...

  •  誉祥祥知识 望子成龙成语典故

    “望子成龙”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其中“望”意为盼望,“龙”则象征着帝王的尊贵与杰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龙是帝王的象征,因此“望子成龙”被用来比喻希望子女能够成为出类拔萃的显耀人物。现今,这个成语依然被广泛使用,它表达的是父母对子女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成就的殷切期望。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

  •  深空游戏 望子成龙成语典故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无如望子成名,比自己功名念切,还加几倍。”《花城》1981年第2期:“妻子并不在意,她已经沉浸在难以形容的喜悦之中,一心望子成龙。”

  •  誉祥祥知识 望子成龙的来历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清朝文康所著的《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六回。文中提到,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往往比自己追求功名还要迫切,这种情感比自身的功名心更加深切。这形象地描绘了父母对子女未来的殷切期望。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怀揣着“望子成龙”的梦想。他们不仅希望孩子能够学业有成,更希望孩子能在...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