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有哪些历史典故?

1、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
孙膑有哪些历史典故?
1、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2、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3、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4、田忌赛马。田忌经常与齐国众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都差不多,马分为上、中、下三等,于是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各位公子用千金来赌注。比赛即将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用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用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2023-04-21
球球词典 阅读 16 次 更新于 2025-07-27 23:32:16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1、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

  • 孙膑“膑膝”的出处是《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它来自于以下历史典故:孙膑受膑刑:孙膑,齐国阿地人,因曾遭受膑刑,故后人称之为孙膑。他与庞涓同窗学兵法,庞涓因嫉妒孙膑的才能,在孙膑来到魏国后,先委以客卿官职,后盗用法令,罗织罪名,诬陷孙膑私通齐国,并对他施以膑刑,脸上也刺上字,意图从...

  •  教育白老师2 减灶之计的历史典故

    减灶之计的历史典故如下:公元前353年,齐国将军田忌率军攻打魏国,齐军在桂陵山(今河南长垣东北)与魏军对峙。孙膑分析了双方形势,提出了减灶之计。他建议田忌在行军过程中逐步减少军队的灶数,使得魏军误以为齐军在不断减员,从而放松警惕。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在行军过程中逐步减少灶数,并故意制...

  •  宜美生活妙招 历史典故及主人公

    以下是一些历史典故及其主人公:围魏救赵:主人公是孙膑。这个典故讲述的是战国时期,孙膑通过攻打魏国国都大梁来迫使魏国军队撤退,从而解救赵国的策略。退避三舍:主人公是重耳。这个典故源于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在流亡多年后回国即位,面对楚国的进攻,他信守当年对楚王的承诺,主动退军九十里,最终击败楚...

  • 孙膑膑膝的历史典故是关于他遭受膑刑的故事。具体如下:孙膑求学:孙膑少年时便立志学习兵法,后来拜鬼谷子先生为师,勤奋学习,很快掌握了《孙子兵法》的精髓,并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同窗陷害:孙膑的同窗庞涓出于嫉妒,设法将孙膑骗到魏国,并罗织罪名,对他施以膑刑,脸上也刺上字,试图从精神上摧毁他。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歇后语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