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讳疾忌医”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不喜欢别人规劝,好像讳疾忌医一样,宁肯自己毁灭,也不肯醒悟。典故:典故讲述的是名医扁鹊多次拜见蔡桓侯,指出其病情并建议治疗,但蔡桓侯却固执己见,认为自己没有病,拒绝了扁鹊的治疗建议。最终,蔡桓侯的病情恶化,不治而亡。这个典故用来比喻掩饰缺点、错误,不愿改正,最终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成语“讳疾忌医”出自哪里?其中又有哪些典故呢?
成语“讳疾忌医”出自宋代周敦颐的《周子通书·过》,但典故源自《韩非子》。
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中有言:“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意指现在的人有了过错,不喜欢别人规劝,好像讳疾忌医一样,宁肯自己毁灭,也不肯醒悟。
典故:典故讲述的是名医扁鹊多次拜见蔡桓侯,指出其病情并建议治疗,但蔡桓侯却固执己见,认为自己没有病,拒绝了扁鹊的治疗建议。最终,蔡桓侯的病情恶化,不治而亡。这个典故用来比喻掩饰缺点、错误,不愿改正,最终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2025-01-24
球球词典 阅读 26 次 更新于 2025-07-27 14:08:02 我来答关注问题0
  • 成语“讳疾忌医”出自宋代周敦颐的《周子通书·过》,但典故源自《韩非子》。出处: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中有言:“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意指现在的人有了过错,不喜欢别人规劝,好像讳疾忌医一样,宁肯自己毁灭,也不肯醒悟。典故:典故讲述的是名医...

  •  翡希信息咨询 成语故事 | 讳疾忌医

    出处:出自宋·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相关故事: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医生名叫扁鹊。他医术高超,经常四处行医,为百姓治病。有一次,扁鹊来到了蔡国,并去拜见蔡国的国君蔡桓公。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仔细观察了他的气色...

  •  文暄生活科普 成语故事 | 讳疾忌医

    讳疾忌医,出自宋·周敦颐的《周子通书·过》,意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掩饰错误,不愿改正。名医扁鹊曾见蔡桓公,首见病于皮肤纹理间,告诫需速治,桓公不听。十日后,扁鹊再见,言病已至肌肉,桓公仍不理。再过十日,扁鹊告病入肠胃,桓公仍不为所动。扁鹊最后望而退,桓公死于骨髓,病至深...

  •  翡希信息咨询 成语讳疾忌医的故事与我国古代哪位名医有关

    成语讳疾忌医的故事与我国古代名医扁鹊有关。具体来说:故事背景:成语“讳疾忌医”出自战国韩非的《韩非子·喻老》,讲述了扁鹊为蔡桓公看病的故事。故事概要:扁鹊初见蔡桓公时,指出其有小病在腠理,需及时治疗,但蔡桓公不以为意,并认为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来显示自己的医术高明。随后,扁鹊多次...

  •  武汉誉祥科技 成语讳疾忌医的故事与我国古代哪位名医有关成语讳疾忌医的故事的名医是谁

    1、成语讳疾忌医的故事的名医是扁鹊。讳疾忌医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韩非的《韩非子·喻老》,讳疾忌医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比喻掩饰自己缺点和错误,不愿改正;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定语。2、成语出处: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

球球词典网在线解答立即免费咨询

典故大全相关话题

Copyright © 2023 CI.QQMATE.COM - 词典网
返回顶部